顯示具有 農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農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蕃茄避鼠


大大蕃茄好漂亮,但青青的就採下來,因為陰影太大!
早前的小蕃茄、玉米苗被老鼠政擊,玉米苗遭滅門,
小番茄也被迫早早剿了,以滅老鼠之後路。
餘下的大蕃茄就用膠袋套著,希望老鼠聞不到味道!初步看來不錯!
但心中還是很擔心,看到這個大蕃茄,忍不住要採下來!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人鼠大戰第一回之小蕃茄滅門



雲端農場第一趟遭鼠攻而致滅園,已經是快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在坪洲的四樓天台花園。沒想到,今年搬到淡水二樓大露台戶後,又見鼠患,反而在山上的門前及後園,沒有遇上鼠對農作物的攻擊,曾經有途經的鄰居嘖嘖稱奇,為何我們的草莓可以避過猴子的攻擊,如今想來,LALA功勞最大,LALA正正就捉過一隻鳥一隻鼠送給我們,而且門前浪貓自由貓眾多,相信起了不少保護作用。
12/01
一早起來不得了,本來要讓LULU出露台,把蚊網門一拉開,
嘩!一隻甚麼東西由左至右快速爬過蚊網門下方,再爬到門外的牆,看真,是一隻蠄蟧!
馬上把門關了,不久,開了門給LULU出去,但LULU似乎給我嚇倒,退回來!
結果早上LULU沒出露台,卻發現兩隻白頭鵯在大吃小蕃茄!因為這株小蕃茄有幾粒已變橙色,快要熟了!但因為給大蠄蟧守在門外,大家不敢外出。於是在窗邊看著鳥兒吃蕃茄!
不是雨天就是風大或太熱,好不容易等到好天氣,竟然鳥兒又來開餐,植物不好種!
趕忙把一切防鳥工具包括大網、膠圍籠等將番茄重重圍好!
沒想到----
小鳥易防,老鼠難搞!

12/12
滿以為將蕃茄收在網屋就平安大吉!戶看似乎是,但有一天細看,不是啊,有些小番茄被吃了!但看來網沒有被破壞,仔細看,真的在不起眼一角被咬破了!沒想到昨日發現網內小番茄半個的殘骸在地上,奇怪誰進去偷吃,心想不妙了,果真今早發現大番茄一粒不見了,青青的未熟,仍被啃了!發現膠圍籬被咬破一個洞!
一怒之下,先把小蕃茄滅了,以免吸引他。沒想到,不知是否沒蕃茄可以吃,就把所有玉米苗拔起來,再掉在泥面,就這樣全部玉米苗全軍覆沒。還有紅菜頭也遭殃!
歷史告訴我們,鼠輩一出,唯一出路是滅田!因為真的鬥不過他們!實在令人崩潰!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薑黃第三代

難得好天氣,整理一下門外的小小三角泥地,挖出去年下土的薑黃,算是有一點點收穫!

說起這個薑黃,應該是三年前2020年疫症爆發前回香港帶回來的吧!那次是農曆年前,當時開始傳出某個強國有疫情,於是開始有零星搶購口罩蹟像。記得當時網上還能買到,同學阿莉托我買兩盒,就順便一人一盒當手信,買完那個手信後,網上就開始買不到,當時同學中有人還覺得口罩應該用不上,但,不久,就三年疫情開始了!

說回我的薑黃,是貓珊從農場裡採收回來的,我帶著上機,回到台灣,還去問了機場的職員一句,農作物能否帶回來,對方說不可以!然後,就帶了回來!!!

薑黃放著放著,其實薑黃粉就知如何用,但新鮮薑黃要作何用,不知,就放到出芽,就拿到公司田溪旁的租用農地種,當時住淡水。 及至年底,要搬田到天元宮山上去,看到薑黃長得高高大大好好的,就把他搬回家盆種。盆種的效果當然不佳,加上當時宏盛那大到不能大的陽台頂,幾乎形同室內種,也就只挖出了一兩粒薑黃。在搬家時搬到新店山上去,又隨隨便便種在門前一片小三角泥地。去年夏天還算長得亭亭玉立,但嚴格來說,未及得上在淡水農地搬回家時那丰彩!但也就第一次看到他開花啊!

如今挖了薑黃出來,整理一小份給朋友,一小份自己吃,其他再埋到泥裡去,等他再發下一代! 

2022/7

2022/08 漸漸長高。背後是仍在外流浪的小混混

2022/09

由田搬到家中陽台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卡瓜

到田中繼續割草,田裡只有草,繼續割!早前有一個月沒到田裡,一個絲瓜趁這個月長得好肥大,但因為卡在網格中,只有由他留在網上,乾後取用其絲瓜絡!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蝸牛為患之理大狂徒!?


最近才為了為患多年的蝸牛之患再下重手,一而再再而三出動苦茶粕、硅藻土、苦楝油,務求去之而快!!

沒想到,最近出現了理大生虐殺蝸牛而被拉事件,藍媒稱這位在尖東以鹽巴撒蝸牛的理大博士生為狂徒,而最有趣的發展是,這位是位理大內地博士生!

事件帶出甚麼問題?鹽巴可以殺蝸牛、蝸牛該不該殺、如何殺才不會被拉、吃蝸牛加鹽會犯法嗎?殺蝸牛算是狂徒?理大生殺蝸牛是狂徒,那麼中大生殺蝸牛是暴徒?何妖殺蝸牛時若大叫殺無赦,應該可免罪?是理大生但是內地人而又殺蝸牛會有不一樣結果嗎?

我回歸最基本問題,蝸牛不算哺乳類動物及受保護動物,應該比較沒問題的,鮮有人用殘忍、狂徒來形容殺蝸牛者甚至拉之告之吧!至於生物昆蟲應否殺,真是各為其主各有原因,各有信仰,就等於以往所謂益蟲害蟲,視乎你由甚麼角度去看,對農夫而言,吃素的昆蟲都不是好東西,皆因他把你的菜都吃光,而螳螂蜘蛛就是農夫的好朋友,因為他們吃葷,可以把你田間的昆蟲吃掉!

而蝸牛,在街上的我不管,在田裡的也真管不了那麼多,但會掉到別處或把他幹掉!真的,因為為患無窮,而在家裡,說了N次咁多,他們把我的蘭花幼芽都吃光!!!小小隻的,卻殺不盡,所以,我會繼續做蝸牛狂徒!

係咁先,講到呢度,我出去滅下蝸牛先!

FB圖片: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蝸牛為患

竟然,蝸牛仍然肆虐陽台,日前在無花果樹下發現許多小蝸牛,不忍了。全部出動,包括硅藻土、苦茶粕、苦棟油,不手軟!蝸牛踪蹟好像少了,但日前一早起來竟然發現蘭花板上仍有蝸牛蹤影,難怪蘭花幼芽全數都軟掉死了!豈有此理,這蘭花蝸牛為患已經搞了一年!蘭花幼芽都沒有長好,更多是被咬斷死掉。馬鞭草的泥面亦出現蝸牛B!於是又再重手開一瓶苦棟油,再來滅絕為止!

這蝸牛很可惡!他不是吃你的葉片,而是在幼苗腳咬斷,於是你的植物就無法活下去!太太太太可惡!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中暑?

昨天終於上田一轉,田裡當然雜草旺盛不用說,回程時又在車上感到呼吸困難一直冒汗,第二次這情況了,是怎樣呢?影這一大株在廁所門外不遠處的馬櫻丹時,西曬的陽光剛好落在他身上,耀眼!耀到雙眼和花花雙手震震,再加一陣風,結論:重影!失焦!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水蓮菜與山蘇


香港朋友來台灣很喜歡點兩種台灣的青菜,一種叫水蓮,一種叫山蘇!說是因為香港沒有這兩種菜!用現代人說法,這兩種皆稱為野菜!野菜有甚麼定義,查一查。維基大意如是說,原本長於野外的植物,未被人工栽培或大歸模商業種植。其實,如今部份廣被食肆入饌的野菜,都是人工種植,但仍會被視為野菜,例如山蘇。

山蘇其實就蕨類雀巢蕨那卷卷的嫩葉芽部份。說來我家也有一株!

水蓮則相當有趣,是水生植物莕的一種,叫龍骨瓣莕菜。莕有許多種類,如浮萍般浮在水面,有細小的葉與花,像迷你的睡蓮!他有一條長長的莖直達水底的泥地,吃水蓮就是吃這條長長的莖。唯一這種龍骨瓣莕菜有入饌,長在台南美濃地區。

我想起這篇罕有地在若干年後,還能瑯瑯上口背誦如流的中學課文: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莕交橫,蓋竹柏影也。」

 https://www.farm-direct.com.tw/index.php/Home/Article/article_info/article_id/2161 

無聊的事又來了!有天因疫情關係,在家樂福發現所有葉菜都被搜括光了,只餘下水蓮。其實自家從未買過水蓮回家自煮,只在餐廳吃過。於是買了一盒回家,吃完之後,把有菜頭掉往水中,不到一星期又長出新根和小葉了!

我戲稱這個叫總統菜!陳水扁+呂秀蓮+蔡英文!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田園將蕪胡不歸!

田園將蕪胡不歸!?高溫又逢疫情飆!

自5月中疫情爆炸,三級警戒以後,今日第二度鼓起勇氣上田去。除了因為要搭公車上田,加上自五月都屢飆高溫。今天6月20日鼓起勇氣出動,在淡水總站看華南銀行戶外那大大個溫度計,溫度37度啊!熱死人的概念!

面對滿田雜草當然不意外,幸好太陽不算是最毒辣,但沒想到回程時搭巴士,上了巴士,竟然開始呼吸困難,耳朵還塞起來像搭飛機那種!下車後雙腳抖顫。有幸能回到家,歎著冷氣喝水吃東西,好起來!可是,翌日起來,手掌起了三粒水泡,白白的,又癢又痛,大抵是田裡被螞蟻咬的,不知是不是紅火蟻。日前淡水漁會的主席才給紅火蟻咬後身亡!

說回田中狀況,想像中雜草叢生,青椒蕃茄都熟爛,只有南瓜好好地悄悄地躺在野草堆,還有冬瓜及節瓜等都自顧自長著!相隔三星期,天生天養,算是不錯了吧!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冒死出征採玉米

 

為了採玉米可以去到幾盡?
疫情急劇升溫, 5月15日提升至三級警示,
除了遛狗,都沒有出外了。升級以前有去過農田一次,
大約是13號左右,近日天氣也極端炎熱,
都34/35度,那太嚇人!
在熱浪煎逼、疫情高漲的時候,
由於去田必須搭兩程巴士,心中忐忑,就先不去田。
終於在5月27日,由於想到接下來會有一波梅雨,
於是膽粗粗的就去了田,一口氣把一田的玉米都採下來,
其他的,就看人有沒有命,看甚麼時候才可以安全地、放心地再來了!
在35度天氣下採玉米,隔著手袖,雙臂都通紅了!
在田裡一直以布口罩代替醫療口罩,這樣汗濕了也不怕。
離開田的時候碰上老闆娘,她說:你的口罩呢?
對,我的口罩剛才擦汗忘了戴!
但,其實那刻,老闆娘她沒有戴口罩啊!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春田花花2021

家中露台花事凋零,田裡卻春暖花開,這是不對的!
種菜種到這樣就是-----失敗!筒篙花開得很茂盛呢!
也許是種太遲,再加上天氣不是極冷、下雨不斷,
就是極暖和。
筒篙就一下子都開起花來。
其他,蘿蔔、蔥、芫葽都開花!!
田裡真是春意熱鬧啊!
還好,紅菜頭沒有開花!
到底紅菜頭會不會開花的呢?

2021/03/21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養蟲慈善家

其實到底有沒有自然農法而能夠得食?
有天碰上一個香港人跟我說,
「我也想自給自足自己種菜!」
對不起,我心中是笑了,
一聽到這句,我就知不妙,
果然,這位小姐是路過而已的!
不重要,不管她!

回到正題,今日割了十幾棵被咬到不成樣子的菜,
說他不成樣子,其實也還有一條菜骨剩,
但吃又怕老,堆在路邊又怕留著蟲口,
於是拿到溪邊倒掉,
往溪邊倒下,一看,
一大堆菜就這樣掉了,
不是浪費是甚麼?

有機農藥是對土地、人體好,
其實也是有影響生態平衡之慮,
但如果一點農藥不用,
即係用了網,還是擋不了這些小蟲,
到頭來到底自然農法是種給誰吃?
拿金錢和時間來養蟲?養鳥?
或者當作是做善事,
以及認識多幾位蟲!

2020/10/28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本月兩件大事

本月兩件大事:清舊田與二犬打預防針!
9 月起將草莓搬到山上,愚公移山,
舊田本應十二月才到期,
但也不能再讓草長,
10月20去清了一天,
老板看來不大高興,還給我說話!
草很會長,一天除不好,
要多來一天,將本來約好的二犬打針延一周。
多除一天,成功交田取回千二元。
沒想到預約的21號,天雨連綿,
不想二犬淋雨走路,
怕會病。再取消BOOKING,
被接電話的小姐嗆,
叫我下次現場來好了!
連續快兩星期的雨,
終於昨天開始放緩,
今天看到好天氣,
趕緊去排,
好彩,現場只有一個有預約的小狗,
我們第二個就到,
終於打好了針!
天氣很好!

2020/10/24


這盆黃薑由香港帶來的黃薑發芽,
在田裡不知不覺長得又大又漂亮,
於是把它拔回家,
在盆裡當然不能和野外比,
當然最後是衰敗了。
最後,在2021年春天,
也掘出一堆薑塊,
計劃在山上農地再種一棵。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第一枚玉米

前天採來人生第一枚玉米!
回家後即時生吃,
也是人生第一回生吃玉米,
超好吃!

這個玉米株來歷不明,
有天到田裡就看到田中多了三株玉米,
想必是鄰田大姐退田,
就把多出來的玉米送給我們田中。
於是,玉米就長起來了!
竟然長的比葉菜快。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南瓜與蕃茄之美

日本種的栗子南瓜,
和牛茄、黑杮番茄的造型,
就是可以很有藝術感的樣子,
看日本草間彌生的大南瓜,
看田裡長出來的栗子南
以及天台及農地種出來的大蕃茄,
從色澤與造型,
感覺就是美。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蜂湧而至

前兩天中午到農地走一轉,放下手提袋,
見一類似果蠅大小的飛蟲,
然後拿起手機觀看群組留這,
有人(俗稱所謂番工L)為上不了班而不滿,
突然,聽到一陣嗡嗡聲,
抬頭一看,嘩,不得了,
一大窩成千上萬蜜蜂在我上空盤旋啊!
當下大叫:走!
於是往田基向出口走了幾步,
再回頭細看,
一群奶油黃色的小蜜蜂在低空盤旋,
沒多久,一下就消聲匿跡了。
還好不是虎頭蜂或大黃蜂。

良久,一名男子前來問蜂蹤!
田主不久亦到場,
說是發現有一窩蜜蜂,
請來養蜂的人來收走,
但看來遲來一步了,
都走光了。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陽台山苦瓜

今年在陽台種的山苦瓜,
但終於結了三個苦瓜,
經過一個超熱的夏天,
整個植株樣子很慘的,
有一天葉子更曬焦了,
其中兩個苦瓜差點被曬燶,
趕快採下來。
以為植株差不多近尾聲,
但卻依然活著!
如今第四個及第五個雌花已長出來了,
有望可以成長。

上一回的苦瓜,
用松光買來的無鉛皮蛋及酒心雞蛋涼拌了,
相當好吃!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山苦瓜


長出雌花來了!

雄花

買了個有機苦瓜做菜,
將它的籽泡水,結果發芽,
種在陽台,即使不能種出瓜,
也可以為西曬陽台的花草擋擋陽。

下種的日子已相當熱,快七月了。
上周看到許多花蕾,
但就是不開花。
颱風瑪莉亞來的時候,
將他移到後陽台,
竟發現開了一朵雌花,
卻沒雄花開了,
即無法授粉!
以為這棵苦瓜是不能繁殖的品種,
遮蔭好了。

沒想到前天下了一場大雨,
溫度比之前天天三十三度的酷熱猛曬天氣稍降了一兩度,
竟然見一雌一雄的花開了!
接下來還多開了一兩朵,
看看會不會成功吃到陽台山苦瓜。




無花果

在宜蘭買了這棵無花果,
買的時候是冬天,
只有長長的禿枝呈椏杈狀。
經歷了一個夏天,
只長葉,沒結果。
冬天搬家了,為方便搬運,
把大枝砍下來,
到淡水來過第一個夏天,
結了果。
第一批果都又細又硬,
而且都不平滑,表面棱角突起,
突然有一天,兩粒果子膨脹大起來,
但就是不變紫色!
應該是中國的無花果,
用來煲湯的那種。
終於把第一趟的無花果收穫,
做了焗鴨胸。
做了菜之後,
味道和做蛋糕的外國無花果無大分別,
就是賣相沒有外國的無花果吸引!
哈!說是崇洋也沒辦法!

三月,急不及等長出葉與果。
未免太急進,這些果子都沒長大。
禿枝一下子長滿葉
 
長大了!
  

終於有兩粒無花果長大成熟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彩鷸

大眼彩鷸趕緊離開水田。


總是這樣,
眼睛看到好東西,
難得近距離,相機又在手,
卻偏偏ZOOM近後,
在螢幕裡找不著,
肉眼卻清晰可見。
鳥是不會等我的啊,
若碰上伯勞或鶲,
還可以等他飛回原位再來一次,
但,彩鷸這個膽小鬼就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給你近距離目擊已算你走運,
還想慢慢拍照,
他早就走得老遠!

我們租的田地旁住了一對彩鷸夫婦,
那天227第一次跟田主見面,
就見他在田畔慢慢走向水田中央離開。
那天沒帶相機在旁。

今天下田,鄰田有工人在落除草劑,
只見彩鷸夫婦又是不慌不忙走出來躲避,
我趕忙蹲下,
取出相機,
但偏偏在螢幕就是找不到,
眼白白看著他們跳到對岸的田基,
消失了。
結果相機只捕捉到其中雄鳥的趣怪樣子。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