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愈來愈覺得,有些地方出現「無知就是力量」的反智情況出現,
但始終「知識就是力量」才是正道,
有足夠知識,是令事情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
松鼠BB的事,
雖然未走到最後一步,
都不能說到底哪個決定才是正確。
但在損失了一條小生命後,
總不能沒有一點反省及分析。
反省和分析,是希望在下次面對同類事件,
能做出較好的決定。
在面對各方面缺乏專業知識、指引及支援的社會,
許多事只能靠自己的判斷。
撿獲松鼠BB的一個星期,
綜合所見所知,
松鼠BB由樹上下墮時,已屬毛髮完整,
回家三天後已開眼。
發現他的時候,身體狀況看來不錯,
聲如洪鐘。
及後在公園放犬時,
亦發現傍晚特別多小松鼠在鳴叫,
也許是巢中小鼠在呼喚媽媽。
正如小松鼠頭兩天在我們家也是在傍晚時份鳴叫。
所以,當初若把小松鼠放在旁邊榕樹的矮枝內,
公園的貓狗不易發現,松鼠應該有體力可以捱至傍晚,
肚子餓時奮力鳴叫,
希望松鼠媽媽可以來找尋,
而松鼠BB的小爪亦有能力抓著媽媽回巢。
這是事後的推想。
第二,在飼養松鼠過程及網上資料所見,
看來松鼠對母乳以外的食物相當不適應,
加上這頭松鼠看來發展已相當成熟,
在他的感官與記憶中,母體的印象不能替代,
對陌生的人類看來相當抗拒,
傳說中所謂「開眼就當你是母親而依賴」的情況根本沒發生,
相反,開眼後情況更是差勁,
求生意志薄弱,拒食。
要養活一隻松鼠BB真不容易,
所以,如果再發現有松鼠BB,
還是讓他在原位,
看看他的造化好了。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悼念松鼠BB
雖然決定撿松鼠BB回家,
就知道有失敗的可能。
雖然只是短短八天,
但看著可愛可憐的小生命一天比一天枯萎下去,
實是萬分不忍心。
看著這張事發地點拍的照片,
松鼠BB毛髮都長得那麼齊整,
身體圓鼓鼓的。
就只差那麼一點點時間,
就可以在公園內跳躍,
在樹枝間攀爬。
如今卻要捱了這麼一個星期的苦日子,
最後形容枯槁地離去,
實在教人傷感和可惜。
現在想來,
留他在他熟悉的泥土樹露水雨水的懷抱中,
也許他會去得安詳暢快一點。
總勝於走前還得面對陌生的人與事,
也許還有身體上的病苦,
小小的個體要承受的有多大的苦?
假如政府和保育機構能有更多資訊,
給市民愈多有關野生動物的習性和知識,
既可減少對政府和機構的負擔,
對人對動物對大自然都是好事,
但偏偏在華人社會如香港和台灣,
似乎都未能做到這個。
今時今刻看到以下的新聞和內容,
我登時光火。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634498
話說南投某地有大樹倒塌,
婦人救出受傷的鼯鼠。
文中提到春天常有松鼠等生物落巢,
獸醫說:「如未受傷可送回樹上巢穴」。
我直白點說,別講這種廢話。
我日前在公園發現未開眼的赤腹松鼠BB掉在樹下,
舉頭望去,直畢的樹高不可及,我無從看到巢穴,即使看到,
難道你叫我徒手爬上去?還是吊索上去嗎?
去找公園管理員,沒找著,找到疑似是志工的先生,
他只跟我說這種事沒法。
根本沒人會打算替你找找巢穴,
更遑論借把梯子給你放回樹上甚麼甚麼的。
特生中心的人員,你何不教教像我這種無知的市民,
到底松鼠媽媽會不會去原地找回松鼠BB?
到底可不可以在附近找個較安全、貓貓狗狗去不了的地方暫放,
等松鼠媽媽回來?
到底我找不到巢穴,又或者不會攀樹,
遇上這種未開眼看來又未受傷的小動物,
掉落地方又在人多的路邊,該如何處置?
抑或乾脆告訴我,赤腹松鼠滿街都是,
多一隻少一隻,無礙地球發展,你喜歡怎樣就怎樣!
(事實上,這個就是我聯絡過某些政府機構後,他們的潛台詞就是這個。)
看著小松鼠BB綣曲在草地上的圖片,
他的無助,我可以體會,
在向機構救助期間,我i感受到小松鼠的無助!
就知道有失敗的可能。
雖然只是短短八天,
但看著可愛可憐的小生命一天比一天枯萎下去,
實是萬分不忍心。
看著這張事發地點拍的照片,
松鼠BB毛髮都長得那麼齊整,
身體圓鼓鼓的。
就只差那麼一點點時間,
就可以在公園內跳躍,
在樹枝間攀爬。
如今卻要捱了這麼一個星期的苦日子,
最後形容枯槁地離去,
實在教人傷感和可惜。
![]() |
| 小松鼠BB,可憐地綣曲著身體,令人不忍心不顧而去。 |
留他在他熟悉的泥土樹露水雨水的懷抱中,
也許他會去得安詳暢快一點。
總勝於走前還得面對陌生的人與事,
也許還有身體上的病苦,
小小的個體要承受的有多大的苦?
假如政府和保育機構能有更多資訊,
給市民愈多有關野生動物的習性和知識,
既可減少對政府和機構的負擔,
對人對動物對大自然都是好事,
但偏偏在華人社會如香港和台灣,
似乎都未能做到這個。
今時今刻看到以下的新聞和內容,
我登時光火。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634498
![]() |
| 聯合報的報道 |
婦人救出受傷的鼯鼠。
文中提到春天常有松鼠等生物落巢,
獸醫說:「如未受傷可送回樹上巢穴」。
我直白點說,別講這種廢話。
我日前在公園發現未開眼的赤腹松鼠BB掉在樹下,
舉頭望去,直畢的樹高不可及,我無從看到巢穴,即使看到,
難道你叫我徒手爬上去?還是吊索上去嗎?
去找公園管理員,沒找著,找到疑似是志工的先生,
他只跟我說這種事沒法。
根本沒人會打算替你找找巢穴,
更遑論借把梯子給你放回樹上甚麼甚麼的。
特生中心的人員,你何不教教像我這種無知的市民,
到底松鼠媽媽會不會去原地找回松鼠BB?
到底可不可以在附近找個較安全、貓貓狗狗去不了的地方暫放,
等松鼠媽媽回來?
到底我找不到巢穴,又或者不會攀樹,
遇上這種未開眼看來又未受傷的小動物,
掉落地方又在人多的路邊,該如何處置?
抑或乾脆告訴我,赤腹松鼠滿街都是,
多一隻少一隻,無礙地球發展,你喜歡怎樣就怎樣!
(事實上,這個就是我聯絡過某些政府機構後,他們的潛台詞就是這個。)
看著小松鼠BB綣曲在草地上的圖片,
他的無助,我可以體會,
在向機構救助期間,我i感受到小松鼠的無助!
拾獲赤腹松鼠----結局
剛剛好一星期,
今早把小BB送到防疫所,
交過職員手中,
卻原來,松鼠BB已在途中死去!
當初帶松鼠BB回家,
一直希望可以替他找到養護中心收留,
但始終沒找到理想中會為松鼠進行照護及野放訓練的中心。
期間一度決定把他送到防疫所,
皆因松鼠BB的情況相當反覆,
本以為有吃有拉,就渡過危險期,
事實並非如此。
松鼠BB食慾一直不好,
初期出現嚴重拉肚子,
但翌日起床,看來情況又不如想像差,
於是又留下來,打消送到防疫所的念頭。
第三天,松鼠BB開眼了,
便便又回覆正常,
滿以為一切會較穩定,
身體也理應強壯一點,相信較好照顧,
但情況看來並非如是。
開眼後的BB,
拒食情況有變本加厲,
一天累積下來的食量搞不好不到二十毫升,
正常是每餐二十毫升,每四小時吃一頓。
昨晚松鼠BB已見四肢無力,雙眼無神,
求生意志看來十分薄弱,
從窩中拿起他,開始時會用咀向前索食,
但一碰到針管的奶,就拒絕進食。
也許他對人類的環境和食物相當抗拒,
想他由樹上掉下地來之前,跟母親已生活近四星期,
媽媽的身體氣息,應該在他腦中留下很深很深印象,
對於人類的照養,無法接受!
今早給他點點食物,擦一擦滿身的奶跡,
看來精神又稍稍回復,
問了防疫所,
周六仍會接收民眾送來的動物,
馬上乘計程車前往。
把松鼠BB放入紙盒前,
他竟還撒了一個成形的便便,
心想,希望送他到防疫所,
期望會是一條生路。
沒想到,
BB最終還是選擇在我們手上離開!
沒能救他一命,事後檢討,
早知他初期氣如洪鐘,
當日也許該留他在旁邊的大榕樹,
讓他傍晚餓極或冷極時大叫,
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若早想到他的爪子這麼有力,
媽媽若真找到他,
也可以抱著媽媽的肚皮返回樹上。
自然界/動物界總有人所意想不到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是否應該插手,
永遠是個疑問和難題。
知識不足,永遠註定失敗!
今早把小BB送到防疫所,
交過職員手中,
卻原來,松鼠BB已在途中死去!
當初帶松鼠BB回家,
一直希望可以替他找到養護中心收留,
但始終沒找到理想中會為松鼠進行照護及野放訓練的中心。
期間一度決定把他送到防疫所,
皆因松鼠BB的情況相當反覆,
本以為有吃有拉,就渡過危險期,
事實並非如此。
松鼠BB食慾一直不好,
初期出現嚴重拉肚子,
但翌日起床,看來情況又不如想像差,
於是又留下來,打消送到防疫所的念頭。
第三天,松鼠BB開眼了,
便便又回覆正常,
滿以為一切會較穩定,
身體也理應強壯一點,相信較好照顧,
但情況看來並非如是。
開眼後的BB,
拒食情況有變本加厲,
一天累積下來的食量搞不好不到二十毫升,
正常是每餐二十毫升,每四小時吃一頓。
昨晚松鼠BB已見四肢無力,雙眼無神,
求生意志看來十分薄弱,
從窩中拿起他,開始時會用咀向前索食,
但一碰到針管的奶,就拒絕進食。
也許他對人類的環境和食物相當抗拒,
想他由樹上掉下地來之前,跟母親已生活近四星期,
媽媽的身體氣息,應該在他腦中留下很深很深印象,
對於人類的照養,無法接受!
今早給他點點食物,擦一擦滿身的奶跡,
看來精神又稍稍回復,
問了防疫所,
周六仍會接收民眾送來的動物,
馬上乘計程車前往。
把松鼠BB放入紙盒前,
他竟還撒了一個成形的便便,
心想,希望送他到防疫所,
期望會是一條生路。
沒想到,
BB最終還是選擇在我們手上離開!
沒能救他一命,事後檢討,
早知他初期氣如洪鐘,
當日也許該留他在旁邊的大榕樹,
讓他傍晚餓極或冷極時大叫,
說不定有一線生機!
若早想到他的爪子這麼有力,
媽媽若真找到他,
也可以抱著媽媽的肚皮返回樹上。
自然界/動物界總有人所意想不到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是否應該插手,
永遠是個疑問和難題。
知識不足,永遠註定失敗!
![]() |
| 小松鼠,本來想救你一命, 不知是否反而害了你呢? 希望你在天堂做隻快樂小鼠, 記得多吃東西啊! |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拾獲赤腹松鼠----拒食
聽說,松鼠BB是聰明的動物,
也許是真的。
我相信,聰明的動物,
要他適應新環境有時更困難,
因為他銘記的舊印象,
難被新環境所代替。
我想,松鼠BB一定很掛念他媽媽,
雖然他開了眼,但精神卻差了,
拒食情況更嚴重。
未開眼前,只要穿著棉手套的手伸入紙箱,
他就急不及待抓著手套,
相對地也吃得比較多。
開眼後,反而不想進食,
今天的重量更比昨天輕了兩克,
只餘44g。
也許他感覺到開眼後的世界,
不是他期待的世界,
人說哺乳類動物開眼時映入眼中的第一個生物,
他就會視為母親,但看來騙不到松鼠BB。
開眼後,他再沒有主動抓住伸入紙箱的手,
相反,是退縮!
到底是食物不對?
環境不對?
身體不適?
太暖太冷?
當初脫水而沒有替他鹽水補給?
高空下墮受傷?
說到底,雛兒離開母親的照顧,
絕對不是一件容易適應的事!
要不要送防疫所,又再面臨抉擇。
也許是真的。
我相信,聰明的動物,
要他適應新環境有時更困難,
因為他銘記的舊印象,
難被新環境所代替。
我想,松鼠BB一定很掛念他媽媽,
雖然他開了眼,但精神卻差了,
拒食情況更嚴重。
未開眼前,只要穿著棉手套的手伸入紙箱,
他就急不及待抓著手套,
相對地也吃得比較多。
開眼後,反而不想進食,
今天的重量更比昨天輕了兩克,
只餘44g。
也許他感覺到開眼後的世界,
不是他期待的世界,
人說哺乳類動物開眼時映入眼中的第一個生物,
他就會視為母親,但看來騙不到松鼠BB。
開眼後,他再沒有主動抓住伸入紙箱的手,
相反,是退縮!
到底是食物不對?
環境不對?
身體不適?
太暖太冷?
當初脫水而沒有替他鹽水補給?
高空下墮受傷?
說到底,雛兒離開母親的照顧,
絕對不是一件容易適應的事!
要不要送防疫所,又再面臨抉擇。
![]() |
| 由開眼前到開眼後,對進食都不感興趣, 弄得滿身奶跡。 |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拾獲赤腹松鼠----第六天
昨天松鼠BB左眼完完全全開了,
但右眼仍未完全張開,
今天見他用爪撥撥眼睛,
下午,兩隻眼睛都張開了。
也許年紀還是小,
眼睛張開了,但樣子卻矇矇的,
相當可愛。
覺著他開眼後,沒有之前的亂爬亂撞,
心想,拉稀便和便秘等排泄的難關過了,
現在也開眼了,
應該情況會穩定下來吧,
當下心放鬆了一點。
不過,松鼠BB的食量還是相當小,
兩眼全開的第一天,
見他拒絕進食,改用小匙給他吃,
第一次順利吃了一小匙,
算是很成功,
但之後又再拒食。
每次總吃得全身奶蹤,
把毛都給糊住。
拒食和清潔,令每次花在幼鼠的時間倍增。
今天為鼠鼠磅重,只有46g。
但右眼仍未完全張開,
今天見他用爪撥撥眼睛,
下午,兩隻眼睛都張開了。
也許年紀還是小,
眼睛張開了,但樣子卻矇矇的,
相當可愛。
覺著他開眼後,沒有之前的亂爬亂撞,
心想,拉稀便和便秘等排泄的難關過了,
現在也開眼了,
應該情況會穩定下來吧,
當下心放鬆了一點。
不過,松鼠BB的食量還是相當小,
兩眼全開的第一天,
見他拒絕進食,改用小匙給他吃,
第一次順利吃了一小匙,
算是很成功,
但之後又再拒食。
每次總吃得全身奶蹤,
把毛都給糊住。
拒食和清潔,令每次花在幼鼠的時間倍增。
今天為鼠鼠磅重,只有46g。
![]() |
滿以為拉肚子的事解決了,
難題將迎刃而解,
沒想到卻事與願違!
|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拾獲赤腹松鼠----開眼
拾獲赤腹松鼠----拉肚子
拾獲赤腹松鼠----何去何從
關於拾獲赤腹松鼠BB一事,
很多方面都是困難的決定。
當初看到松鼠BB在地上,撿還是不撿?
撿了回家,到底送不送去防疫所?
考量了松鼠日後野放的問題,
在網路上查閱多方資料及詢問,
唯一是南投集集的野生動物保育中心是最有保證,
會以我們想像的方法(如嘉道理農場)照養及進行野放訓練,
但南投集集距離宜蘭未免太遠太遠。
昨日我向野生動物急救站查詢時,
FB的回答是,我可以送到台北鳥會,
那邊有義工可接收。
我當下心想,松鼠可不是鳥啊 !
今天在電話中硬著頭皮了解多點,
對方說會內有義工可以接養,
他們都是有照顧動物的愛心及經驗。
但他們沒能說出,日後是否會有專門場地及計劃,
為松鼠野放訓練做好準備,
看來是以較業餘的處理,
我非常不好意思地拒絕了。
其後找到宜蘭防疫所的野生動物救傷站,
對方表示,我可以自己養大,再放回公園,
若我不想養,可以帶來防疫中心。
但他沒有說明處置方法是否會照護及野放。
我難免想到防疫所的「十二夜」,
赤腹松鼠不是保育類,
送過去,可能就看他們喜歡如何處置。
看來,目前只能繼續留下。
昨日BB睜開眼睛那一刻,超級可愛的樣子,
但距離他能活動自如,強壯生活,
相信有一段時間,少說也得兩三個月。
專業的野放訓練,
是成長期除了餵食及必需時,
養護員都不會跟動物玩耍及接觸,
以免和人太親近,日後警惕性低,
不夠機警,
一放出籠就被狗捉了。
但隻BB太可愛,
要忍耐著不理他不摸他,
有點難度,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拾獲赤腹松鼠----失溫
從昨天下午開始,
松鼠偶爾發出大叫,
今天頻率更密,
時而發出高頻且尖銳響亮、如蝙蝠叫聲的口哨聲,
當人靠近顧看時,
又發出另一低沉如蛙鳴的噶噶聲。
還以為是開始強壯與活躍,
覺著悶,想叫媽媽。
松鼠偶爾發出大叫,
今天頻率更密,
時而發出高頻且尖銳響亮、如蝙蝠叫聲的口哨聲,
當人靠近顧看時,
又發出另一低沉如蛙鳴的噶噶聲。
還以為是開始強壯與活躍,
覺著悶,想叫媽媽。
又或者肚子餓想吃東西?
晚間上前一摸,
發現鼠B身體冰冰冷冷,
趕忙以暖水袋保溫,
當下即時安靜了,
不再呱噪!
今天在網路上找到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野生急救站FB,
查詢是否有收留照護及訓練野放的機構,
對方傍晚就回了我,表示可聯絡台北鳥會,
查詢是否有收留照護及訓練野放的機構,
對方傍晚就回了我,表示可聯絡台北鳥會,
指有志工可接收,
我心想,松鼠為甚麼會是鳥會接收?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拾獲赤腹松鼠----催便
麻吉是我們常到的地方之一,
他是一間寵物用品店,
問了店員要狗狗奶粉,
只道是未開眼的狗狗要吃奶,
以免人家以為我經營馬戲班!
買了犬用奶粉及奶咀,
路上想到松鼠的排泄問題,
網路上資料顯示,
在松鼠未開眼前,
替他刺激排泄器官是重要功課,
否則會憋死!
突然想到,昨天一天都沒有排尿與排便,
看到他肚子下方的器官黑黑的,
是不是憋著的便便太多,
透過薄薄的肚皮也看得見!
當下大驚,
回家把小鼠拿出來餵食時,
發現已尿尿和便便,
登時放下心頭大石。
算是過了一關。
他是一間寵物用品店,
問了店員要狗狗奶粉,
只道是未開眼的狗狗要吃奶,
以免人家以為我經營馬戲班!
買了犬用奶粉及奶咀,
路上想到松鼠的排泄問題,
網路上資料顯示,
在松鼠未開眼前,
替他刺激排泄器官是重要功課,
否則會憋死!
突然想到,昨天一天都沒有排尿與排便,
看到他肚子下方的器官黑黑的,
是不是憋著的便便太多,
透過薄薄的肚皮也看得見!
當下大驚,
回家把小鼠拿出來餵食時,
發現已尿尿和便便,
登時放下心頭大石。
算是過了一關。
![]() |
| 為赤腹松鼠BB準備的幼犬奶粉和奶咀奶瓶。 |
![]() |
| 可愛又可憐的小松鼠綣曲著身體和尾巴, 我把一片小西瓜放在他鼻子旁, 看他會不會有反應,答案是:沒有。 |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拾獲赤腹松鼠----搜索犬出沒
每天在羅運追逐松鼠,
是犬犬每天一大娛樂與精神寄託。
今早如常在松鼠出沒處搜索,
見他走到行人徑旁的一棵樹腳下,
嗅著一堆物體,
當下心想:又來扒糞!
上次驅趕,
一看,是一頭未開眼、但已長毛的赤腹松鼠BB,
由於這棵樹位於行人路旁,
又靠近公園門口,
人多狗多,容易被人或狗踩著,
但又擔心松鼠媽會回來找他,
盤算了一會,
只好將BB移放旁邉一棵大樹腳下樹幹的凹位,
繼續帶犬犬逛公園。
路過公園義工亭,
我問了公園會否有任何建議,
當值的叔叔說,
公園沒有任何設備去照顧未開眼的松鼠BB。
帶了犬犬回家後,上網找了些資料,
看來也有不少松鼠落巢的事發生,
將其飼養一段時間後再野放的情況有人做過。
午後,返回榕樹下,
在便利店買了一盒全脂鮮奶,
將BB帶回家了。
是犬犬每天一大娛樂與精神寄託。
今早如常在松鼠出沒處搜索,
見他走到行人徑旁的一棵樹腳下,
嗅著一堆物體,
當下心想:又來扒糞!
上次驅趕,
一看,是一頭未開眼、但已長毛的赤腹松鼠BB,
由於這棵樹位於行人路旁,
又靠近公園門口,
人多狗多,容易被人或狗踩著,
但又擔心松鼠媽會回來找他,
盤算了一會,
只好將BB移放旁邉一棵大樹腳下樹幹的凹位,
繼續帶犬犬逛公園。
路過公園義工亭,
我問了公園會否有任何建議,
當值的叔叔說,
公園沒有任何設備去照顧未開眼的松鼠BB。
帶了犬犬回家後,上網找了些資料,
看來也有不少松鼠落巢的事發生,
將其飼養一段時間後再野放的情況有人做過。
午後,返回榕樹下,
在便利店買了一盒全脂鮮奶,
將BB帶回家了。
![]() |
| 將小BB放進去泡麵碗,帶回家去。 |
訂閱:
意見 (Atom)
-
今年杭菊竟然開得很好! 這杭菊本來在宏盛時代買,但那個完全不夠陽光、等同室內的陽台,植物都長不好。 後來搬到山上,天氣超級冷,以為菊花會掛掉,就乾脆把本來已半條菊命的菊花移種到地上, 沒想到起死回生,開起紫紅色的花來,而且亦蔓延開來長出不少新枝。 搬家時又把他從泥地拔起來,回到淡...
-
春天路邊各色小花多的是,有白色的酢漿草花, 有不知名的各色紫或藍的小花, 有各種大小的菊科植物,每見長出或大或小的披毛種子球, 就去撥弄或吹它,讓種子隨風而舞,夠無聊的。 五月初,在溪邊草叢中發現這一枝鶴立雞群,長得特別高, 花朵也是小小的紫藍色,拍下來放大看,才發現是許多小花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