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猛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猛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殘骸

觀鳥,有時不是看到鳥的真身,
有一回和SAMSON SIR看鳥,
他撿起地上已變乾屍的燕子。
有時候,看到鳥的羽毛一大堆,
分明被猛禽吃剩的廚餘。

今天,推著腳踏車下坡,
到溪邊要踏自行車沿溪邊往海邊去,
路上發現一隻、兩隻、三隻、四隻……鳥爪,
是鳥的殘肢,
有些還附帶著點點血肉,
還有一個或兩個類似鳥頭的物體!
場面與數量有點嚇人,吃了好一大頓吧!
鳥爪看來不小啊,
有像鳩般大小的腳爪啊!
斜坡旁邊是新蓋的大樓,
每層都有大大的雨簷,
正好讓猛禽停佇或享用捕來的獵物!
而這溪邊也有發現過疑似患病的鳳頭蒼鷹,
然後在屋苑的花園看過一隻死去的鳳頭蒼鷹。
附近亦有隼、蛇鵰等猛禽。
前幾天其實路上阿米有在地上嗅過一隻鳥爪,
沒想到今天更多!
應該不是給浪浪犬獵食的吧!

接下來幾天,
鳥爪殘骸還在,而且有新的出現!

就在這條斜路上發現鳥之殘骸!



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

再見鳳頭蒼鷹

今早比平日早出門,到馬偕去抽血,
走過屋苑的室內走道,
赫然發現玻璃外的花園,
地上躺著一隻猛禽,
已經死去了。
他不就是鳳頭蒼鷹?
到底是不是那天在河那隻?
看他羽翼豐盈,應該是一隻年青的鳥,
到底是身體有毛病?還是遇上意外呢?
頭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清晰端詳一隻猛禽,
可惜已死去!


遇見鳳頭蒼鷹

10月24日,在田溪河堤遛狗,
阿LU在人工草坡上,
發現一頭猛禽盯著她,
她吃了一驚,我們也趕緊帶她走過,
回程時,猛禽竟然原地不動,
不知他是受傷還是怎樣,
人狗這麼近距也不離開,
事有蹺畸吧!
回家發電郵台北鳥會查詢,
若有受傷可電何處?
對方著我電1999查詢。
下午約三時許,
再去看看,已不見其縱影了,
希望是已經飛離而不是被人捕捉了。

十數分鐘後回程,仍然原地佇立不動。

有點像叨著獵物似的。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昨天中午,
見窗外漫天雨燕,
也許是迎接因轉冷的雨天,
細看,
當中有一頭是隼,
混雜雨燕當中,
雨燕也相當機警,
頓時散開溜走,
只剩下隼在天空打圓轉,
盤旋滑翔。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白腹海鵰捕魚

每次看到白腹海雕都莫名興奮,

哪怕沒機會用手機拍下他的美態,
但能親眼觀賞已覺幸運。

今天早上船行至青洲燈塔,
半陰的天氣下,山色與海面格外青翠。
突然,空中有一黑白色、略呈三角形的物件,
由上而下垂直向海面下墮,
乍看有如一頭斑魚狗,
又像玩具降落傘般。

這物件以平穩而略緩慢的速度向下墮,
動作絲豪沒變。
及至到達水面,並沒有沒入或倒下水面,
依然保持相同形態,在水中靜止了幾秒,
這才發現他那又大又尖的咀巴和細小的頭部,
然後,緩緩拍翼上升,
爪中明顯有一尾魚,
這才肯定是白腹海鵰捉魚!

回想剛才的畫面,海鵰雙翅向上舉成V形,
兩爪下蹬,以慢動作直線下降至海面,
和其他猛禽如隼那樣以極速向下俯衝的氣勢大異其趣,
緩慢,卻依然有猛禽的氣勢和風範,又帶點優雅。
由下降至上升,全程是那麼靜悄悄,
及至到達海面,也沒有掙扎搏鬥的情況,
然後穩定地拍動翅膀,緩緩向上升起。
畫面美極了!

借用網絡圖片,白腹海鵰就是以這姿勢緩緩下降至水面。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Heily

好久未去過嘉道理農場,
想念著猛禽館內的一頭白腹海鵰Heily。
小孩子大扺都愛到動物園看動物,長大後,
看到動物被困在籠中,失去自由;
海洋公園的海豚海鯨要向觀察表演,都有著苦難的感覺,
漸漸都拒絕接觸這種地方。動物園或水族館唯一能數說的好處,
是令你能近距離一睹動物的真貌!
尤其鳥類,在野外能近距離仔細看到鳥兒的樣子,很難。
每次到嘉道理,徒步往山上走時,總會經過路邊的猛禽館,
那裡有我最喜歡的貓頭鷹和白腹海鵰,可惜,他們都只能活在鐵籠中。
這裡的鳥,都因為受傷被送來,在傷癒後不能回到野外生活,
便留在這裡生活。Heily是其中一個。
忘記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也許該有十年了吧!
自從開始觀鳥,對鳥類認識多了,開始對籠中的猛禽加以留意。
Heily是一頭巨型的猛禽,困在籠中未免顯得侷促,
總覺得他們有點落寞和憂愁。
有一次,路過Heily的籠外,本來見他幽幽站在籠的深處,
突然,飛撲到籠的前方,並高吭地大叫起來,
目光注視著從斜路走來的一個洋人,洋人和他揮揮手,
他就一直目送洋人遠去。
相信這位是猛禽館的護理員吧。
聞說,白腹海鵰終生奉行一夫一妻制,
夫婦會共同肩負育雛的責任,被賦以有情有義的美譽。
Heily的生命中,這位洋人也許就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白腹海鵰

白腹海雕是香港眾多猛禽中,體型最大、最易辨認的。
在藍天下,雪白的身影,修長的雙翅,有點像信天翁,很美。

自從認識這種香港猛禽,在我住過的地方,都見到他的出沒。
有一年,白腹海雕在香港仔海旁的電塔築巢,成了新聞。
港燈想盡辦法驅趕他,又引誘他們在電塔別的地方營巢,但都失敗。
那陣子,見過這對白腹海雕在置富的上空飛過,也許正為新巢而奔波。
他們最後到哪裡去落腳,不得而知。
這段期間,在香港南區、赤柱,及索罟灣,都見過白腹海雕的踪影。

其後(2011年5月19日,午後),在DB家中整理東西時,累了,抬頭之際,
發現一隻大島自海邊緩緩上飛,最後越過樓頂往東涌方向而去。
相信這頭海雕的居住地是坪洲對出的小島;
在大嶼山一帶,在東涌及大澳亦見過白腹海雕出遊。

搬了到PC,猛禽的種類和數量都大減,只有零星麻鷹。
很懷念置富那漫山麻鷹的經典場面,還有鵟、隼,
以及兇猛無比卻體型嬌小的雀鷹,當然少不了在夜半發出溫婉叫聲的領角鴞。
近日,PC的麻鷹數目稍有增長,更有一頭經常低飛,
在樓頂間穿梭。
農曆新年假期的中午,在天台閒著,看到東方的樹丘上升起一頭大島,
是白腹海雕!
他在低空處滑翔,自下而上在盤旋,麻鷹趕忙出來追趕。
海鵰往高處滑翔,狀甚悠閒。
趕緊跑回屋內取相機,成功拍下照片,最後往愉景灣方向飛去。


白腹、翅旁有黑色綑邊,
滑翔時雙翅上舉成V型、梭型小尾加上小小的頭、
大大的咀,就是白腹海雕!
東涌遇見兩隻悠閒飛翔的海鵰。

看到白腹海鵰,總有點匆忙,是白腹海鵰匆忙,
經常是勇往直前,往既定目標飛去,少如麻鷹般盤旋滑翔。
像那對在香港仔電燈塔上營巢的一對,由於巢穴屢屢被剿,
有一個早上,在置富看到他們一前一後,往港島西方向飛去,
心想是趕著去另覓新家園;
另一次在南生圍,突見群鳥忽然亂竄,空中亂作一團,
抬頭一看,一隻疑是白腹海鵰的大鳥,口中啣著獵物(像是一隻鷗),
頭也不回地飛去。
2008年的一個晴天,在東涌泥灘附近,
看到一對白腹海鵰自伯公坳方向飛來,愈來愈近,
還在頭上盤旋了好一陣子,悠閒的出遊散心意味相當重,打破平日的來去匆匆!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在梅窩的一片草地上,
看到一隻猛禽佇立枝上,
振翅之間,
看到翅下的兩片黑班,
就知牠是鵟。

2010年10月梅窩

2010年10月梅窩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鳳頭鷹

2011 年 3 ⺼ 5 日

家居附近有為數好幾種猛禽。
在後山的哥爾夫球場上住了游隼;圍繞家住大廈外,有紅隼經常佇立人家的冷氣槽上,靜觀四周,忽然俯身下插,不久即見啣著蜥蝪回到原位慢慢享用。
還有鳳頭鷹,經常在空中頻密振翅數下,繼續飛行。一天由稔樹灣經碼頭,發現八哥群突然騷動起來,抬頭見禿枝上依然不動的,原來是鳳頭鷹。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