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雲端農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雲端農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蕃茄避鼠


大大蕃茄好漂亮,但青青的就採下來,因為陰影太大!
早前的小蕃茄、玉米苗被老鼠政擊,玉米苗遭滅門,
小番茄也被迫早早剿了,以滅老鼠之後路。
餘下的大蕃茄就用膠袋套著,希望老鼠聞不到味道!初步看來不錯!
但心中還是很擔心,看到這個大蕃茄,忍不住要採下來!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人鼠大戰第一回之小蕃茄滅門



雲端農場第一趟遭鼠攻而致滅園,已經是快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在坪洲的四樓天台花園。沒想到,今年搬到淡水二樓大露台戶後,又見鼠患,反而在山上的門前及後園,沒有遇上鼠對農作物的攻擊,曾經有途經的鄰居嘖嘖稱奇,為何我們的草莓可以避過猴子的攻擊,如今想來,LALA功勞最大,LALA正正就捉過一隻鳥一隻鼠送給我們,而且門前浪貓自由貓眾多,相信起了不少保護作用。
12/01
一早起來不得了,本來要讓LULU出露台,把蚊網門一拉開,
嘩!一隻甚麼東西由左至右快速爬過蚊網門下方,再爬到門外的牆,看真,是一隻蠄蟧!
馬上把門關了,不久,開了門給LULU出去,但LULU似乎給我嚇倒,退回來!
結果早上LULU沒出露台,卻發現兩隻白頭鵯在大吃小蕃茄!因為這株小蕃茄有幾粒已變橙色,快要熟了!但因為給大蠄蟧守在門外,大家不敢外出。於是在窗邊看著鳥兒吃蕃茄!
不是雨天就是風大或太熱,好不容易等到好天氣,竟然鳥兒又來開餐,植物不好種!
趕忙把一切防鳥工具包括大網、膠圍籠等將番茄重重圍好!
沒想到----
小鳥易防,老鼠難搞!

12/12
滿以為將蕃茄收在網屋就平安大吉!戶看似乎是,但有一天細看,不是啊,有些小番茄被吃了!但看來網沒有被破壞,仔細看,真的在不起眼一角被咬破了!沒想到昨日發現網內小番茄半個的殘骸在地上,奇怪誰進去偷吃,心想不妙了,果真今早發現大番茄一粒不見了,青青的未熟,仍被啃了!發現膠圍籬被咬破一個洞!
一怒之下,先把小蕃茄滅了,以免吸引他。沒想到,不知是否沒蕃茄可以吃,就把所有玉米苗拔起來,再掉在泥面,就這樣全部玉米苗全軍覆沒。還有紅菜頭也遭殃!
歷史告訴我們,鼠輩一出,唯一出路是滅田!因為真的鬥不過他們!實在令人崩潰!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話說一株小猴腦其實長勢本來蠻好的,但可能照顧太好或操之過急或太乾或太濕或----反正就是瀕死了,本來還有一個強頑的長出的一小小小片葉,為免被蝸牛襲擊,移至後陽台避難,本來看似有點希望,怎料一個早上發現被咬斷了,一隻介殼蟲!

天啊!就讓這一堆草放著放著,除了一堆頗精緻的小草,突然冒出這個像蕨類的小小小葉,好吧,姑且看看他又如何!

可憐的小猴腦!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薑黃第三代

這薑黃是疫情發生前夕的那個農曆年前,應該是2020年年頭!由香港帶回。原來農作物是不可入境,所以嚴格來說是偷運!!!年頭放到夏日前,將它種在公司田溪旁的地,經過一個炎夏後,竟然長很很好,但由於年底要搬田到天元宮,就把長好好的薑搬回家。一下子由地搬到盆裡當然是不習慣,就枯掉了,然後掘出一堆薑,放了有一年了吧!!!又放到長出芽來。把他又種到盤裡,看看葉子也是好的。

炎炎夏日沒人澆水的狀態,冒出來了! 

 

捨不得留在田,試著搬回家!

看來好好的,但漸漸枯萎!  



 

撐住啊!猴腦!

不是吃猴子腦,是蕨類中的亞洲猴腦蕨。 大約去年春天在建國花市買回來的苗,不平宜,百多元吧。相比起鹿角蕨,那年在宜蘭買的鹿角蕨如今長得很好,今年還長出不少側芽。

本來猴腦上板後還長得還算可以,就是長很慢!沒想到今夏常常出現軟葉狀態,初期及時給點水好像又會回復,但一直維持這種狀態,直至葉子掉了!想是水苔太乾,裡面不夠濕但表面卻濕,把葉柄給悶壞了。面對快全死的,把他移回到小盆中,發現裡面有一個小丁點的綠芽,細到不得了,儘管看看如何。

前陽台蝸牛為患,為免這一點綠給蝸牛啃了,移到後陽台!依然是龜速的生長,但持續長大中,起碼未死!

2020年10月的樣子,還不錯啊!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蝸牛為患之理大狂徒!?


最近才為了為患多年的蝸牛之患再下重手,一而再再而三出動苦茶粕、硅藻土、苦楝油,務求去之而快!!

沒想到,最近出現了理大生虐殺蝸牛而被拉事件,藍媒稱這位在尖東以鹽巴撒蝸牛的理大博士生為狂徒,而最有趣的發展是,這位是位理大內地博士生!

事件帶出甚麼問題?鹽巴可以殺蝸牛、蝸牛該不該殺、如何殺才不會被拉、吃蝸牛加鹽會犯法嗎?殺蝸牛算是狂徒?理大生殺蝸牛是狂徒,那麼中大生殺蝸牛是暴徒?何妖殺蝸牛時若大叫殺無赦,應該可免罪?是理大生但是內地人而又殺蝸牛會有不一樣結果嗎?

我回歸最基本問題,蝸牛不算哺乳類動物及受保護動物,應該比較沒問題的,鮮有人用殘忍、狂徒來形容殺蝸牛者甚至拉之告之吧!至於生物昆蟲應否殺,真是各為其主各有原因,各有信仰,就等於以往所謂益蟲害蟲,視乎你由甚麼角度去看,對農夫而言,吃素的昆蟲都不是好東西,皆因他把你的菜都吃光,而螳螂蜘蛛就是農夫的好朋友,因為他們吃葷,可以把你田間的昆蟲吃掉!

而蝸牛,在街上的我不管,在田裡的也真管不了那麼多,但會掉到別處或把他幹掉!真的,因為為患無窮,而在家裡,說了N次咁多,他們把我的蘭花幼芽都吃光!!!小小隻的,卻殺不盡,所以,我會繼續做蝸牛狂徒!

係咁先,講到呢度,我出去滅下蝸牛先!

FB圖片: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冇米粥

我媽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冇米粥」,大意是指做一些沒有結果的事,近乎所謂「得把口」、「齋吹水」的意思吧。我經常煲的冇米粥,是發種子。蘋果、梨、木瓜、牛油果、草莓……等,吃完水果,把核往泥裡掉,突然在幾個月後會發現土裡冒出芽來。水果以外,還會在路邊採花園的羅漢松、柏樹種子,或在地上撿大葉欖仁的種子來種。

其實,經驗所得,很多種子都會發芽,記憶中沒有成功發芽的是杏、梅這類有個堅硬外殼的種子,但其他常蘋果、梨、牛油果、木瓜等,都很易發芽啊!那為甚麼是冇米粥呢?因為果樹不少都要種幾年才能開花結果,二來果樹都比較愛陽光,很難有成果。家中既沒有花園,陽台陽光及地方又不足,所以往往都是無疾而終。不過,看到不同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很有趣,所以即使冇米粥,也繼續玩!

最近撿了羅漢松和大葉欖仁,前者發芽不難,但後者有個硬硬的殼,把它隨便放在桂花的泥土,大概已有三數個月以上,近日天氣熱到不得了,突然發現泥面為何有一頂綠色的玫瑰芘蕾,一看,原來是欖仁核發芽了。翌日,本來捲曲如玫瑰花蕾的兩片子葉張開了,又肥又圓又厚, 有趣!

大葉欖仁苗

 
蘋果小苗

 

牛油果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黃瓢蟲出沒

近日蝸牛又想出動攻擊蘭花,
專挑蘭花幼芽啃,
一有空就到露台抓蝸牛。
今天沒有找到蝸牛,
卻竟見桑樹上滿滿是黃瓢蟲的幼蟲!!!
桑樹葉底出現白白的霉菌,
打算要大幅修剪,
沒想到瓢蟲大軍駕到!
我以為瓢蟲是來吃蚜蟲,
一查資料,原來黃瓢蟲是吃白粉菌的,
難怪發白了的桑樹引來大批黃瓢蟲來開餐。
期間,
還有一兩隻成蟲在游弋,
不知是新羽化的還是要來繼續產卵的呢?
終於不再只是蝸牛!

2021/04/05
黃瓢蟲成蟲


黃瓢蟲幼蟲

由幼蟲變蛹


2021/04/18
小小的一隻瓢蟲,生命周期竟然和蝴蝶不相伯仲,
早前拍的幼蟲都不是一齡,都快要結蛹,
但結蛹後還得等五天左右,
才變成蟲。
今天樹上好熱鬧,成蟲都在葉底休息!
我噴了點噴霧,
弄得大大小小成蟲幼蟲到處跑!
 
2021/05/07
有朋友問我,黃瓢蟲吃掉白粉菌後,植物會死掉還是可以復原?
觀察所得,到今天(2021年5月7日),所有幼蟲都幾乎羽化了,
但第二批次的成蟲也許食物不足,體積只有第一次的一半!!
還撿到兩隻夭折了的瓢蟲。而長了白粉菌的葉片,都漸次枯萎了。
而大部份瓢蟲幼蟲好像都很會挑,會在一些情況還未致於太差的葉片結蛹,
看來大部份都趕得及在葉片枯掉落葉前羽化!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花事凋零

又一年,已經連續兩年,
瀑布石斛不掉葉不開花!
滿枝翠綠葉片,
不是天宮石斛花期的正常狀態啊!
不夠冷?
不啊,剛過去一年的冬天很冷啊!
澆水多沒節水?
其實我一直都沒有給他們節水,
在宜蘭和原石不一樣也掉葉開花?
不夠太陽?
這的確是比之前住的地方少了點太陽,
因雨遮太太太太大了!
好吧,就讓他一片翠綠吧,不然可以怎樣,另一種美吧!!!! 
最吊詭的是,(其實是最失敗吧! )該開花的不開,
不該開的開了。
今年田中筒篙都開得很燦爛!

漏了一個極大元凶----蝸牛!
在水公園開始,露台的蘭花發現蝸牛,
到今年蝸牛依然出現,
專挑幼芽及幼根來攻擊,
因而令根系及植株衰弱而死,
這其實可能是最大原因!
連日下了茶籽粕,
希望能滅絕蝸牛!!

2021/03/18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雲端農場----坪洲篇


某年秋天,香港西隅一個距離港島心臟地區最近,
設施卻又近乎荒島的離島上的一個天台,
架起陣勢,大張旗鼓,
一個雲端自家迷你有機小農場誕生!
當第一棵小苗破土而出,
大自然聽到呼喚,
千軍萬馬整裝待發,
來賀這位新農丁的加盟!

花兒綻放,努力小蜂聞風而至來採蜜;
花落蒂熟,瓜結了,瓜實蠅不請自來;
菜苗破土而出,親愛的鳥兒朋友來上館子,大饗一頓;
還有蚜蟲、螳螂....蜂湧而來;
有機菜未吃下農夫的肚子,
天台小農莊先成為鳥兒蟲兒的米芝蓮餐廳。

兩年下來,吃到肚裡的自家菜不多
但由天台迷你菜園看到的奇趣生物卻不少,
對於城市人來說,
這許多在綠葉上上演的戲碼,
不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現場版!

大自然真奇妙。
自始成為我經常說的一句話,雖然常被人訕笑老套。
這句話聽來真的有點土,
老生常談,陳腔濫調。
不過,
大自然的奇妙,要親眼看過,
了解愈多,才發現許多不可思議的場景,
妙不可言,
有時又像看驚慄片,
有點怕,甚至很怕,
卻又欲罷不能,繼續追看!

++++++

目錄

青蛙下蛋
羅勒的奇妙種子
https://bballbabun.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html

斑腿泛樹蛙
大自然打泡機

泥蜂
拉坯大師

迷離大變身
由蟲到蛹

優美的卵
草蛉子

大胃王
斜紋夜蛾

椋鳥的養子

空穀公司
葵瓜子

稻上的小兔子

大敵臨頭
人鼠苦戰
同歸於盡

2015/04/02

++++

這個坪洲雲端農場於今已成過去,
留下滿腦子美好的回憶,
雖然當時的坪洲比不上對岸DB的高尚,
後來又遇上個政見不同但他的粥及腸粉很好吃,
以及遇上一個不懂裝修但偏又替人裝修的所謂裝修師傅,
但我雲端農場上的風光,
成為我的美好記憶,
於今,整個香港、香港的離島、香港的鳥與樹風與雲山與海,
都成為美麗的哀愁似的。
希望那個明日大愚永遠不會成事,
還有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希望,
是希望那個東方之珠可以變回昔日的東方之珠!

2020/07/29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草蛉

今天朋友傳來一張我年前在原石雅苑拍的草蛉卵照片,
一排草蛉卵懸在後陽台的鋁框上。
她問我,這是那種叫優曇婆羅花嗎?
我黑人問號了一會,
回她:草蛉卵
再谷哥一下。
有點怪力亂神似的,
說優曇婆羅花是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的花,
(澳門手信???)
一看,甚麼花?都是草蛉卵啦。
其實不少文章都已糾正過,
這些是草蛉卵,不是花啦!
但還是有報章一本正經說是花。
我再搜尋一下,
發現一個維基資料指出,
優曇婆羅花是榕屬的樹木,
有一篇文章刊出一張近乎真相的相片,
榕幹上長出一粒粒小花,
我大膽假設,
首先,榕屬的菩提樹也是佛教的植物,
優曇婆羅花也是,也同屬榕科植物,
榕屬都是隱頭果、隱花植物,
即無花果那類,花都長在果中,
正常情況下花是不外露的。
優曇婆羅花是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的花,
表示很罕有,
所以,看圖中的榕幹,
是可能有出現基因突變,
隱花外露了,本來長在樹幹的榕果變成小花了,
就成了千年難見的神聖之花了。
這是我大膽推測。
總結,這個是草蛉卵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聚果榕#日常生活中的优昙婆罗花
https://www.guokr.com/question/450887/




有看到嗎,那白色一點點的草蛉卵,是2018年4月在原石雅苑後陽台的鋁框上看到。

2017年5月在宜蘭的鋁門窗上的草蛉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田中伯勞

前天在田裡為士多啤梨進行搬田工作,
泥土翻開,一隻蚱蜢跳出來,
突然一隻鳥在我眼前閃過,
迅速將地上的蚱蜢叨起,
飛到不遠處的農田時,
蚱蜢掉到地上,鳥兒瞬間飛撲下去,
再次叨起蚱蜢,
站在竹欄上,原來是一隻伯勞。
(相信是紅尾伯勞/灰背伯勞?,在香港常見的是棕背伯勞。)
他跟我的距離很近,
口裡的昆蟲依然未吞下肚,
卻站在那邊一直看著我,
我繼續翻我的土,
全程都近距離俯視著我,
我偷偷看了他許多眼,
第一次有鳥兒這樣長時間近距離看個夠。
不久,他又站在鄰田的瓜棚上。

昨天又到田裡,伯勞同樣無視我的存在,
在瓜棚上看著我翻土。

以往在塱原看鳥就是這樣,
拿著望遠鏡相機要看鳥,一定要把自己好好隱蔽,
衣服相機都要迷彩保護色,
你以為鳥兒看不見你,只要你一舉機,
鏡頭那道光,足以令遠遠在天上在樹上的大小鳥兒驚起飛走!
奇在當農夫走過白胸苦惡、沙錐身邊,
鳥兒紋風不動!

這常常令我想起這個故事:
《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動物到底會聽人語嗎?抑或有心靈感應?
記得有一次,只說了一句「阿笨沖涼」,
阿笨貓竟然馬上躲起來!

以免破壞關係,不敢舉手機拍田中伯勞,
以下都是在宜蘭拍過的伯勞照片!





伯勞樣子超可愛,不說不知,是鳥中屠夫!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玻璃磚

在垃圾房看到這麼一大塊玻璃磚,
撿回家放在陽台!
把百里香和瀑布石斛放上面!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山苦瓜


長出雌花來了!

雄花

買了個有機苦瓜做菜,
將它的籽泡水,結果發芽,
種在陽台,即使不能種出瓜,
也可以為西曬陽台的花草擋擋陽。

下種的日子已相當熱,快七月了。
上周看到許多花蕾,
但就是不開花。
颱風瑪莉亞來的時候,
將他移到後陽台,
竟發現開了一朵雌花,
卻沒雄花開了,
即無法授粉!
以為這棵苦瓜是不能繁殖的品種,
遮蔭好了。

沒想到前天下了一場大雨,
溫度比之前天天三十三度的酷熱猛曬天氣稍降了一兩度,
竟然見一雌一雄的花開了!
接下來還多開了一兩朵,
看看會不會成功吃到陽台山苦瓜。




無花果

在宜蘭買了這棵無花果,
買的時候是冬天,
只有長長的禿枝呈椏杈狀。
經歷了一個夏天,
只長葉,沒結果。
冬天搬家了,為方便搬運,
把大枝砍下來,
到淡水來過第一個夏天,
結了果。
第一批果都又細又硬,
而且都不平滑,表面棱角突起,
突然有一天,兩粒果子膨脹大起來,
但就是不變紫色!
應該是中國的無花果,
用來煲湯的那種。
終於把第一趟的無花果收穫,
做了焗鴨胸。
做了菜之後,
味道和做蛋糕的外國無花果無大分別,
就是賣相沒有外國的無花果吸引!
哈!說是崇洋也沒辦法!

三月,急不及等長出葉與果。
未免太急進,這些果子都沒長大。
禿枝一下子長滿葉
 
長大了!
  

終於有兩粒無花果長大成熟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再見矢車菊

巴黎的矢車菊,
在一片和煦明媚的春日綻放,
配襯著窗前的古典鐵欄杆,
一切是那麼美好,
印記著小B的花樣年華。

去年,矢車菊在雲端小農場重現,
送別貓吒樂園的小B。
五月坪洲的矢車菊,
依然是姹紫嫣紅,
卻沾上點點憂傷的色彩。

今年四月,
矢車菊又開花了,
以往熱鬧青蔥的天台顯得零落,
矢車菊依舊盛放,今回是為雲端農場來作道別,
為這裡曾經出現過的花草蔬果、蟲鳥飛禽,
劃上句號。
2015 矢車菊

哀悼僭建

要離開雲端農場,當然有不捨,
但其實不捨的事可多著,
說不捨不捨,也沒怎樣,
但實在對於雲端農場的僭建棚頂要折卸,
感到萬分可惜。

許多物件基於各種原因不能繼續擁有,
總希望它能覓得一主好人家,
這個棚頂也不例外。
雖然它是一個違章建築,
但對於我們來說,它提供了遮蔭防曬的功能,
令天台的環境更優美舒適。

要離開這裡,
也希望下一個主人可以享受到天台的舒適,
也能繼承這個棚頂。
事與願違,違章就是違章,
終究要拆掉才能賣出去。

眼看天台沒了棚頂,
設施在太陽曝曬下都快要崩壞,
可惜啊!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人力輾米

人手去穀皮,快完成了!
 
2013年的七月,
雲端農場上竟揚起了禾穗之浪,
天台的四盤禾稻收成了,
寸寸稻穗在枝頭搖搖欲墜,
太美!

記得小時候每逢暑假都隨母親回鄉,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廣東省石龍鎮,
在鎮上渡河,祖居在灌溉河道旁,
在閣樓房間推開木窗,對岸就是無垠稻田。

禾稻收割後,廚房總堆了一大綑稻草,
我最熱衷的工作是替他們燒稻取火燒飯,
把一束束稻草放入大灶頭內,
看著火星四冒!
禾草乾乾淨淨的,
帶著一種香氣,得愛那種氣息!

禾草除了用作燒飯燃料,
還有一個途,
就是放在那一桶桶、待人家來收集的夜香上!!!
作用大概是稍作掩蓋吧!

採收後的禾稻,先打秧取出稻粒,
再將稻粒放入輾米機去皮,
要吃白白的米,就再打磨。

當今世代,2013年的香港,
我該怎樣處置我這小碗稻米?
只好人手去穀皮!
每個晚上,在昏黃燈光下拿著稻米剝啊剝,
半年後,十二月!
終於完成我這偉大的人手輾米工程!

那剝出來的穀皮,最好是混到土中充植料!
大自然的萬物,都有其天賦的用途!
天台禾稻,風中搖曳生姿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雲端農場


那是2011年的9月,
在一個離香港島不遠,
但設施卻有點像荒島的一隅,
樓高三層的房子頂樓,
雲端農場成立了!

樓不在高,有機則靈!
轉瞬經歷了三個年頭,
最豐盛之時,算是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生態圈,
有菜有瓜,有稻米有無花果;
由螳螂、蚜蟲、草蛉、瓢蟲,
到青蛙、蜈蚣、蛆蟲以至老鼠都有!

期間歷過採收之喜悅,
也經歷地裂的悲壯!

至今2014年底,
雲端農場將要完成歷史使命,
未來的前景如何,不得而知,
但相信是另一項挑戰,
另一憧憬。

在此整理過去三年在雲端農場發生的趣怪事,
為這個風光旖旎的迷你莊園做個記錄!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青蛙下蛋


最初在葉片上發現這眼睛,以為是昆蟲的蛹或卵甚麼的!
好久沒發現大自然驚慄事件簿,
今天發現的驚慄事,為四周的沉悶氣氛注入了生氣,
換來連番驚歎與笑聲!

上周日,雨後的早晨,在天台的地上,
出現無數眼睛,白白一團糊狀東西包裹著一顆黑色的小圓點,
就欠沒有一眨一眨!
甚麼東西?首先想到是蛙卵!
在網上看了圖片,確認。
我和天台台長小心翼翼撿起,
放到玻璃瓶裡,希望它們變了蝌蚪後,
就送給鄰居放到園中的小池塘中。

小心翼翼將地上的眼睛撿起來,放到玻璃瓶中,用水養著,看看會不會變出蝌蚪!

等了一天又一天,沒動靜!
台長說,白色外層都失透,也許是沖到地上後曬了一會兒,
都掛掉了。
我想,莫非蛙卵未受精,未能變出蝌蚪。

今個周日,同樣是雨後的清晨,
眼睛又鋪了一地。
Connie 跟我說,她妹妹 Bonnie 看過蛙卵的圖片後,
表示極像她在台灣吃的甜品,叫青蛙下蛋。
我們聽後都大笑!

晚上,好奇心驅使下,我在網上搜尋台灣的青蛙下蛋甜品,
由台灣山粉圓看到山香子、小紫蘇、羅勒子等,
台灣的青蛙下蛋,是香草類植物的種子,
遇水後會膨脹,
並在種子外形成一層白色糊狀的膜包裹著種子,
這層軟軟棉的白膜,足以為種子提供水份,
以應付乾旱天氣,以利發芽成長。
看到這裡,突然想,
我的天眼不就是在羅勒腳下出現?
難道﹣﹣﹣﹣
即時將早前第一次收採回來風乾的花枝取下兩粒羅勒種子,
掉到水裡。
果然,有半粒黑芝麻大的種子,
在水中稍稍脹大,一會兒,一層白膜生成包裹著種子!

我和台長還煞有介事用玻璃瓶置之,
希望會變青蛙王子!
實在是天大笑話!

2014/7/23


用水浸兩粒金不換的種子,幾分鐘後變成一對眼睛!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