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米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米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紅頰獴




2011年在米埔拍的,
觀鳥的同時,幸運碰上紅頰獴,
而且今回不只一隻,
有為數三五隻出現。

WWF的資料介紹,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有超過20種哺乳類動物,
包括鼠類、蝙蝠、豹貓、豪豬,香港為數稀少的歐亞水獺,
還有這個紅頰獴。



候鳥天堂----米埔自然保護區

潮汐對了,候鳥就成千上萬的在泥灘上出現。

人在台灣,很想念很想念在香港的鳥!

2006年,報讀了綠田園的生態導賞課程,
也參加了觀鳥會的活動和課程,
開始了觀鳥的旅程,
轉眼竟已是十一年光景。
離開了香港,真正體驗到上課常常說的:
香港是個生物多樣化的地方,
小小面積,物種的數目卻相當可觀,
而且我們就住在保護區與效野公園旁邊,
要看鳥,不用跑太遠,
雖然當年覺得由坪洲跑北區及米埔真的有一段路程!

要觀鳥,當然不能不入米埔啊!
而且不是參加一天遊那種,
於是,指定動作,
成為香港觀鳥會會員,
向漁護署申請米埔禁區許可證,
這個證只能進入米埔保護區,
要再進入泥灘的鳥屋,
就要成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會員,
再以上述兩個會員資格,
向警務署申請進入泥灘禁區的許可證。
萬事俱備,亦毋須等東風起,
只需看看潮汐漲退,不同季候有不同的鳥類在等你,
當然還要靠點運氣!

去過米埔的人,十居其九都覺得沒甚麼好看。
鳥?沒看到多少啊!
的確,假如你不是有一對觀鳥眼、有觀鳥的知識、有觀鳥的興趣,
就這樣匆匆走過,真的沒怎樣,
加上長途跋涉,入場費用也不菲,
在普通人來說,米埔不會在他們心目中留下甚麼印象。
我生平頭一趟去米埔,
就是新雅的年代,
就一次公司旅行吧。

開始了觀鳥的旅程,
很快,你會有一雙觀鳥的慧眼,
而且和鳥開始有點緣份。
即使,我這種不求甚解的人,
只求認大類,不求分細名,
也會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鳥!
說來有點詭譎,
嘻!說的是真的,熟能生巧,
不是陰陽眼,
事實是,眼不見的不代表沒有,
也不是眼力不夠,
只是一般人日常步伐太快,
屋住空間太狹窄,
窗外能見天空的也不多,
才不知身邊有多少生物與你同在。

大大隻的銀鷗!


關於米埔:
在1995年被劃為國際重要濕地,由於位處在候鳥遷移的路線上,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此作中途休息或渡冬之地。

米埔自然保護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
https://www.wwf.org.hk/whatwedo/water_wetlands/mai_po_nature_reserve/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未遺忘的觀鳥時光

離開香港四年,
很想念那段在米埔蹓躂的日子。
米埔地處邊境,
開始觀鳥時,住在港島南區,
後來更搬到大嶼山,
之後更住到坪洲去。
果真是由國境之南到國境之北呢!
跑一趟米埔的起動力還真要相當高,
單車到碼頭,碼頭到香港,
隧道巴士到元朗,小巴到米埔,
然後,然後還得從巴士站走路到米埔入口。
到了米埔林禁區入口,
事情還未了。
觀鳥啊,當然還得在米埔內走透透,
要入泥灘的話,就更遠。
還要揹著望遠鏡及攝影機,
冬凍夏熱!
夏天在泥灘鳥屋內,
少點耐力不行,想暈,
泥灘的汙泥說真的是臭啊!
相對起來冬天比較好,
多備一杯熱水與食物,
靜觀鳥況。
想起米埔的日子,
點唱這首歌:閃亮的日子!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蠣鷸(Oyster Catcher)

2001年到紐西蘭旅行時,在南島 Napier 的 kidnapper 海岸乘大轆車看 Ganet 的繁殖區,
在海岸邊看到一隻全身黑色的蠣鷸,咀裡啣著一個大青口般的貝類,
躍飛後在空中將青口擲向岩石上,然後再用咀啣起貝,如是者投擲了數次,
務求將硬殼打開,吃其肉。
這個動作引起我們的注意,亦自此認識了這種鳥。
這是第一次看到蠣鷸,蠣鷸在紐西蘭是common bird。

第二次看蠣鷸是2009年在米埔。
那年米埔來了不少稀客中的稀客:卷羽鵜鶘和蠣鷸。
卷羽鵜鶘從前在冬季偶有出現,為數不多,好一段時間沒現身過米埔了。
這一年又見影蹤,有人在米埔一帶見過一隻。
好希望看到鵜鶘,始終未看過野鳥,香港公園飼養的倒見過!
也在希臘的小島看過養在咖啡室前的。可惜終未能如願,
卻在鳥屋看到比鵜鶘更稀客的蠣鷸,其他觀鳥者對這個紀錄相當雀躍。
原來,蠣鷸在這以前,只在米埔有一個未經證實的紀錄,這年的紀錄是首次。
蠣鷸被發現後,在米埔逗留了好一段時間,那天在浮橋外的鳥屋,人不多,
只有一位洋人,這位先生是觀鳥會的活躍兼資深會員。
在望遠鏡中,我們先看到了蠣鷸在勺鷸群中徘徊,但沒有知會洋人,
因為我和同行都在紐西蘭看過啦,不以為然。
(當時亦不好意思告訴這位洋人,因為心想他比自己資深。)
但洋人發現了蠣鷸的影縱,依慣例馬上告訴我們,很失禮地,
我們的回答是:看到。
我想,洋人心裡也許嘀咕了,看到?
在米埔這麼罕見的鳥,你們竟然看到也不知會一聲?
又或想:怎麼這麼罕見的鳥種,看到竟然沒反應!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魚鷹

2011 年 1 月 8 日 星期六 陰 / 攝氏 13-14 度 / 風



下午在米埔外圍走了一田圈,沒有進入保護區,好久沒見魚鷹,今天三次見牠在頭上飛過,其中兩次都有收穫,手中挾著一尾大魚,典型的魚鷹與魚。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鳥季開動


2010/10/26 星期二
炎熱的夏季大概遠去了吧,雖然才剛避過了一個強颱風!
強颱風鮎魚過門不入,香港走運了。接下來還是個天氣涼快的日子,趕緊整理行裝,為新一個鳥季開步。
米埔基本常客鸕鷀已來到,顯示米埔的盛況又將掀開序幕,鸕鷀數目暫時不多,只三三兩兩在天上飛行,未在天邊形成人字陣營。教育中心旁的水池卻長滿了睡蓮,漂亮極!
離開米埔前,看到一大批絲光椋鳥和灰椋鳥,當中不少是幼鳥,大伙兒站在電線和枝頭,沒見一年,又再見面了!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