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蝴蝶蘭

9月初在繽紛買了一盆紫色蝴蝶蘭,
葉子大大花細細,
深淺紫色相當好看。
在網上找了許多相近的照片,
各有微細的差別,
離不開以下的近親!


http://www.toga.org.tw/eng/appreciation.php?id=2769


Dtps. Kenneth Schubert x Tzu Chiang Sapphire



除了紫蝴蝶,同時買了這棵白蝴蝶,
葉片圓圓短短,可愛!
花朵卻是清淡的純白,漂亮!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十七歲


不經不覺十七歲了。
11月9日,tuna替我們訂的貓糧終於送抵,
我被委派作點貨,
一如以往,我擔任鏡頭前的主角,
雖然,我的眼神不再像以往年青時的有神,
老態不自覺在神情中流露出來!

11月10日早上,肥腰給我吃了罐頭後,
我大吐一場。
八時半左右,我在枕頭上睡得迷迷糊糊間,
突然由枕頭滾到床板上,
聲音驚動了tuna。
一看之下,tuna 給嚇得目瞪口呆,
只見我全身僵硬,不斷抽搐震動,
眼睛和嘴巴都張著,有點點唾液流出,
就這樣抽搐了五分鐘之久。
tuna忙亂中打了電話給肥腰,
之後就向獸醫justin求救。

這天天氣相當舒適,
往獸醫所的路途上,秋風送爽,
我們的心情卻相當沉重!

justin 替我抽了兩筒血,
還要我留醫幾小時。
驗血報告顯示我的器官功能正常,
justin 推斷有可能是腦的問題,
例如腦瘤。

Justin是我的甲亢主診醫生,
面對今次的問題,
他罕有地看著我的病歷,
吐了一句:十七歲了!


言下之意﹣﹣﹣﹣

病後一星期,精神漸漸回復,我坐在肥腰腿上看風景曬太陽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拖鞋蘭 / 聚石斛


八月份在花墟的上生蘭苑轉了好幾個圈,
徘徊躊躇,
終於選了幾乎是全店最便宜的兩盆蘭花----拖鞋蘭和聚石斛。
開了花的拖鞋蘭捨不得買,
就選沒有花的,
看看要等多久才開花。

另一株是聚石斛,
矮矮肥肥的,
但放在室內一段日子,
似乎比當初長了點點。

據個人和網路上看到別人的經驗,
室內的蘭花葉子比放在戶外的長。
的確,
其中一棵移到天台的加多利亞蘭,
較多的日曬和雨淋,
葉子較肥短。

聚石斛 Den aggregatum var major
拖鞋蘭 Paph delenatii


聚石斛 Den aggregatum var major
http://www.orchid.url.tw/myflowers/dendrobium/lindleyi.htm

拖鞋蘭﹣越南美人 Paph delenatii
http://www.orchid.url.tw/myflowers/paphiopedilum/delenatii.htm

=====

2014年3月,越南美人終於開花了。
花苞有如天鵝般從葉片間抽拔出來,
美中不足是花期略短,
一星期左右就凋謝了。
越南美人
====

雖然聚石斛在這年多的時間,
經已長大不小,
由於面臨搬遷,
等不到他的花期,
就將他托孤。

2015年3月
收容者在2015年4月11日送來的捷報,聚石斛長出花芽來也!
2015年4月24日,看到聚石斛開花的照片!


====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萬代蘭/美花石斛

不成文地形成了一個慣例,
每毎月忍不住都要到花墟走一轉,
每次總心思思要買點蘭花回去。
七月份買了兩株小苗,
分別是美花石斛和原種萬代蘭。

最先看到美花石斛,是訪問李甯漢醫師時,
他送我一張相片,是他種的美花石斛,
好漂亮。
其後看過我姐在平台種的,
好看極了。
我買的小苗細小得很,
不知何年何月會開花?

另一株是長相有點像竹節蟲的原種萬代蘭,
是棒狀形的,
對著這枝棒,
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知他將會以何種形態長大,
也不知要如何處理。

======

鐵釘萬代蘭 Vanda teres

http://mmm-haru.at.webry.info/200509/article_21.html

http://www.toga.org.tw/familiar_4.php

http://web.igarden.com.tw/magazine/index.php?inpage=show_one&serial_s=2002&serial_m=23&&subjetc=%27%27

=======

Dendrobium loddigesii 攀龍石斛/美花石斛

=======
美花石斛

原種萬代蘭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黑毛石斛 / 腎藥蘭

逛花墟總難免心思思地走到蘭花店,
對著蘭花小苗團團轉。
就像蘭花老師所講,
一百盆蘭花聽來很多,
其實好少,
因為有的迷你蘭花種相當細小,
有的是因為開花的植株太貴,只能負擔得起買幼苗的價錢。

聽老師和網絡上的人常說,
這盆花買了三年終於開花...那盆幾年後開花...
歌仔唱:等到花兒也謝了。
其實等花謝很快了吧,大不了一頭半個月花就謝,
(蝴蝶蘭例外),
要等花兒開其實才難,
尤其買蘭苗回家種,
真箇不知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今期(6月)到花走墟,
買了一盆黑毛石斛和迷你腎藥蘭的小苗,
後者細得不到一吋!





+++++++

黑毛石斛

Den.(Dawn Maree * bellatulum)
Den.Bella Maree

http://magicflute.cocoabrown.net/sub2_jitaku/den_bella_maree/den_bella_maree.html

++++++++




Renanthera storiei 珊瑚蘭

+++++++

一年半後的今天:2015年3月24日
黑毛石斛終於開花了。
往台灣走了三個月,
臨行前把大部份正開花的蘭花托孤,
包括香水跳舞蘭,嘉多利亞蘭和蝴蝶蘭,
剩下的都是未開花的。
回來不久,突然發現黑毛石斛暗地裡抽出一個小小花芽,
心中大喜,能在回台前一睹黑毛石斛開花,
總不枉年多的等待!
終於等到開花的一日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春石斛 / 珠寶蘭

今年四月花展舉行期間,
在花墟買了一盆春石斛。
由於花展主題為石斛,
花墟的石斛也因而多起來。

在繽紛買了這盆開著淺淺粉紅花的石斛。

花期過後,石斛在炎夏時被紅蜘蛛侵襲,
葉片枝條間還佈了絲網,
葉片愈形蒼白。
多番噴灑肥皂水,
但植株已相當瘦弱。

期間發現他的根都擠成一團,
買回來後曾經給他換過盤,
但擠在一起的根都未能舒展,
似乎是當初被水苔包得太實。
將他分拆為兩盆,
一盆置於天台,
一盆放屋內,
看看他們的命運如何。


買春石斛的同時,
買了一盆珠寶蘭的幼苗。
珠寶蘭原來是香港的本土蘭花。
幼苗一路來成長迅速,
長勢也相當不俗。


珠寶蘭幼苗

春石斛剛買回來時開花的盛況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迷你跳舞蘭

在元朗大榮華附近一間小花店買的迷你文心蘭,
人稱香水文心,Onc.Twinkle "Charm"。
花兒迷你得實在是肉眼不大看清其花形和結構,
總得靠數碼相機拍下來,
再放大,才稍為認清其花形。

小花買回來,花謝後就放到天台棚底,
捱過暑熱(盛夏棚底高溫達三十五、六度或以上),
有時候既濕且焗,
葉子出現了小黑點,
沒想到卻長出許多花芽。

花芽相當有趣,
長出來好一段時間都沒有新進展,
還以為是消苞了,開不成。
沒想到這些小花蕾竟然一待近半年,
生長速度奇慢,
最終竟然真的成功綻花,
而且花芽的數量多得驚人,
活像個花花噴泉!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嘉多利亞蘭

第四位加入貓吒蘭園的,
是兩盆嘉多利亞蘭:
開紫花的 Lc.Cariad's Mini-Quinee'Angel Kiss'
和開紫紅色花的 Ctna Why Not Walk

嘉多利亞蘭是相當好種的蘭花,
花大色艷,討人歡喜,價錢相對便宜。

兩盆嘉多利亞蘭一直在室內種植,
放在南窗旁,夏天光照不足,
冬天則有充沛陽光。
翌年兩盆蘭花繼續開花,
而且新的葉芽長得非常蓬勃。

面對枝葉過度擠逼,
束手無策,
終於在今年年頭農曆年開花過後,
替紫花嘉多利亞蘭分株。
但,到底舊株要不要留、根能不能剪、
纒在一起的根怎辦?
一大串不解問題。
最後胡亂保留了幾枝有新芽的植株,
分為兩盆。
一下子,由茂盛變為稀疏。
幸好嘉多利亞蘭的生存力強頑,
新芽漸次長出,生機仍在,
經一段時間後,現正處於復元階段,
但有點元氣大傷的意味。

後來,四月報讀了蘭花課程,
才大略知道一些方法,
舊的枝葉其實都可以保留下來,
會繼續不息生長。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秋石斛

和蝴蝶蘭加入的時間相若,
來自東涌屋邨的花檔。
像泰國菜伴碟的蘭花,
純白花色帶紫斑,
初期花枝不茂盛,
但葉芽發展得相當蓬勃。

期後由露台搬至天台棚底,
長勢相當不錯,
花朵一年比一年燦爛,
尤以去年年底的花束為最。

開花後,許多高芽長出,
面對近乎凌亂的情況,
於是將高芽和老芽分盆而種,
經過大搬動,
看來需要一段長時間恢復和適應,
近日終於看到新芽長出來了。



將高芽整合為一小盆,放在天台,
雖然個子矮小,卻青綠肥壯,
還長出一朵小花來。

重新整盆,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元氣

2014年9月,又長出串串白花 










蝴蝶蘭

忘記了家中第二位蘭客是秋石斛還是蝴蝶藺,
但時間相差一定不遠。
蝴蝶蘭是在年宵花市買回來的,
雖然不是百元三盆那種,
但亦相當平宜,
一口氣買了三盆。

蝴蝶蘭花期超長,
一開就一兩個月,
有時真懷疑他是不是膠花!

花朵凋謝後,把他放在露台,
沒想到翌年春天就長出花蕾來,
長得相當不錯。

期後搬家,初期棚頂仍未僭建,


頂著酷暑烈日,
但致命傷是給積水燙傷了葉,

最後給甩掉了。

是第一批宣佈陣亡的蘭花!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鐵骨素心蘭

DB前屋主送的一盆國蘭------鐵骨素心蘭,
是家中第一盆蘭花。
這個蘭花,不就是上國畫課時第一節學畫的花!

屋主送這盆蘭花給我們時,正值八月,
當時只有葉沒有花,將他安放在向東的陽台。
不久,他就開花了。
以前從來未種過蘭花,
也不懂得如何照顧,
看他竟然開起花來,
很意外也很高興。

今年,這盆素心蘭踏入第四年,
兩年前由DB搬到PC,
在天台的僭建棚底下卻生活得不錯,
雖然夏天棚下溫度相當高,
但每年夏末至春天都會開花,
更由原先一盆繁殖為兩盆。

今年夏天的花開得不錯

素心蘭屬國蘭中的四季蘭(建蘭)品種,
花朵為純淨的白色及青綠色,
不帶任何色彩斑紋。

後記:
DB的房子是我們住過最好的房子,
包括風景和裝潢,
前屋主把房子裝修得非常好看,
收屋時,發現屋主送我們一盆蘭花,
是一個很好的回憶!
2018年2月 在淡水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法國薰衣草

從發芽到萌芽,
從小苗到成長為小枝,
少說也有兩年的光景,
很艱辛地生長起來,
是來自南法普羅旺斯的薰衣草。

距離上次記載他在小柑樹腳下忽然成長起來,
已是八個月前的事了。
他的成長階段,是在備受忽略的情況下長大。
一直和野草、野蕨,屈居在小柑樹下。

小柑樹由種子培種而成,
養活過許多蝴蝶,
但快踏入六個年頭了,
年年養肥蝴蝶,自身卻殘破不堪,
既不開花,當然更遑論結果了。

主人面對這株小樹,為其前途苦惱了一段長時間,
覺著既沒有一片地讓他舒展,
近年因要防步蝴蝶再來寄居,
就必得圍上網,
影響觀賞價值。

最後,小柑柑終於被清剿了,
於是,薰衣草重見天日,
正式獲安置在一個花盆,
未知突然受到禮待,
會不會嚇壞他!
8月中自立門戶,樣子還挺好看,但之後一場颱風和好幾場大暴雨,現時的薰衣草已枯萎了一半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雲彩

連續幾天來的高溫,
剛過去的周日更在東涌中暑了,
不斷冒汗卻突覺額頭冷冰,繼續冒汗,
嘔吐兼腳軟,
被迫到唯一營業的醫療連銷店,
送了三百多元給那位年青卻毫不專業的女醫生,
後來還打電話給我,替少收我五十大元!

面對學校開學前的大混亂場面,
昨天晚了一小時下班,
在通往天星碼頭的行人天橋上,
看到不少人舉機影天上的奇雲。

一道蔚藍將天空一分為二,
中間還有二小劃,成了個“不等於”符號,
這條藍色柱在尾端還開了兩個叉。
我沒有拍下照片,
就借用報紙的相片。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斑腿泛樹蛙

每次到嘉道理農場,在嘉道理兄弟亭外的這一小缸蓮花內,
總有新發現。
繼上次在這池小水內看到斑腿泛樹蛙的卵泡,
今次還看到一雌一雄的斑腿泛樹蛙在蓮葉下冒出來,
有趣啊。
體型大的是雌蛙,體型小的是雄蛙。

以慢動作在葉間徘徊攀爬的雌雄樹蛙。

斑腿泛樹蛙的卵泡。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噪鵑托蛋(四)﹣﹣﹣﹣再見小噪

思前想後,終於撥了999,沒想到小噪鵑的結局是這樣。

整個早上到午後,內心交戰了好一段時間,
大自然的事是否應該交由大自然自行解決?
抑或可以人為介入?
但每當看到窗外鳥巢的小噪鵑拼命拍動雙翼,
渴望擺脫纒繞多時的魚絲,
卻不得要領的無助情境,
還是撥了999,驚動消防員到來。
這一念之間,不知是對是錯,
只是希望給小噪鵑一線生機!

回想起來,窗前椋鳥巢內的噪鵑,
也許早早就被魚絲綑纒多時。

上星期天,首度見巢內的小椋鳥和小噪鵑露出頭來,
對椋鳥和噪鵑的雛鳥可以共存,感到相當興奮。
但,奇怪的是,小噪鵑的情況似乎有點異樣,
雙翅長得相當完整了,尾羽卻殘缺不堪,
只見牠偶然有力地拍動翅膀,
但最終都是原地跌坐,雙腳似乎沒有半點站穩的力量,
然後就沒精打彩地伏在巢邊,一動不動,
時而在喘氣似的,還以為是尾羽未成長而致失平衡。

一天一天過去,同伴小椋鳥卻早羽翼豐盛,
羽毛長得妥貼之餘,身手靈活,
在枝上來回彈跳,只待一飛衝天的勇氣。
如是者一星期過去,
小椋前兩天已可以跟著父母外出遊玩,
傍晩才回巢休息,
但小噪依然沒有半點起息,原地不動。


星期天,天氣放晴,
以小噪鵑羽翼和身型,理應出巢學飛,
而椋爸媽也希望誘牠離巢,
小噪也的確比往日奮勇,
看來極渴望跳出第一步。

不幸地,在望遠鏡內看到的是,
小噪鵑奮力欲飛時,身旁露出的一條魚絲亦隨而繃緊,
原來,小噪鵑被一綑魚絲綑繞著。
纒著甚麼部位,看不出。
雙翅可動,也看到雙腳,就是被魚絲牽引著,
是椋爸媽當初叼回來修補鳥巢的魚網。

肯定了被魚絲卡住,每次觀察小噪鵑的動靜,心中愈見忐忑。
到底應不應該找人救牠?
要救,現在是不是適當時候?
人為的介入,對小椋鳥和椋爸媽會不會造成影響?
人心焦,午後,只見小噪更心焦,
拼命掙扎卻不成功,
看到牠無助的情況,實在不忍,
終於﹣﹣﹣﹣報警。

七八個消防員到場,面對位於相當三層樓高的巢,
由於地形局限,消防升降雲台派不上用場,
思量好一陣子,
最終找來大竹數枝、筲箕、界刀,
用最土炮的方式,盡力將巢帶鳥摷了一大半下來,
救下來時,小噪清醒,
但期間的折騰,以及魚絲的拉扯,(魚絲糾結在巢與樹枝的之間,難分難解)
令小噪的一條腿折斷了。

看來,小噪是被魚絲綑住大腿以上至尾部大半個身軀,
難怪尾羽殘缺不全。

鄰居拿來剪刀,替牠清理了大部份魚絲,
又提供了紙鞋盒一個,讓警員盛載小噪鵑離開。
消防員跟我說:
鳥兒折了一腿,會交給漁護署,相信會人道毀滅。
但我還是希望,他們會將小噪放回野外,
看看牠能否存活!

很難得遇上噪鵑在椋鳥托蛋的機會,
可惜沒法看著小噪踏出鳥巢,一飛衝天的場面,
腦海中,想起小噪欲飛無從那無奈的眼神。


======

傍晚,沒想到椋爸椋媽還是帶了小椋回來度宿,
夜裡,小椋將獨自留在那片被摷得支離破碎的巢穴上。

希望牠不會被殘留在樹上的魚絲卡住!

======
可憐的小噪終究不能飛出鳥巢,投入海闊天空中!令人難過。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噪鵑托蛋(三)

聞說,鵑科托蛋於其他鳥類的巢,
當雌性鵑鳥找到適合的寄主巢時(巢內已下了蛋),
她就會鬼鬼祟祟地竄入巢,
下了蛋,再把同等數量的蛋啄走,
好讓寄主不察覺。
而小鵑往往比寄主的蛋更早孵出,
出生後會即時消滅其他蛋,
或攻擊同巢的雛鳥,
以佔盡寄主父母的糧食!

資料顯示,噪鵑有別於其他鵑科,
不會對同巢的雛鳥或蛋作出破壞或攻擊行為,
(相信雌鳥下蛋後還是會弄走等同的蛋吧!)
所以有機會看到異鳥同巢的場面。

觀察所得,椋鳥雖然個性強悍,
但性格相當善良,尤其小鳥間的手足情深,
上一巢的小椋鳥,能力較高的會協助照顧發展較慢的,
父母照顧小雛亦相當無微不至。

這一次,
面對能力未發展的小噪鵑,
小椋鳥會在他面對示範拍翼,
相親相愛!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噪鵑托卵(二)


還是那句話:大自然真奇妙。
我不用大自然真殘酷,雖然有些情況和殘酷吻合,
但還是用奇妙較好!
像鵑科將自己的蛋下在人家的巢,
還要把人家的蛋推走,
小鵑出生後更會即時把其他蛋啄爛,
以至啄死同巢的雛鳥。
聽來得殘酷,也太缺德,
但也實在很奇妙。

為甚麼會有一種鳥這麼有趣,
把蛋下在人家的巢,
自己屁股也懶得拍一下,
掉頭就走。

為甚麼小鵑鳥會一出生就曉得把同巢內未孵出的蛋推到巢外,
一幀外國人拍的照片,
就是巢內一隻剛破殼,有皮無毛的小傢伙,
竟然用盡生平的力氣,用背把一隻蛋頂出巢外。
聞說小鵑的喙尖有個鋒利小勾,
專門用來戳破其他蛋,
以及攻擊其他小雛。
為甚麼一隻剛生下來的小鳥,
就有這麼邪惡的本能?

為甚麼一隻椋鳥爸媽竟然不懂分辨雛鳥的樣子?
像窗前這個巢內,同時存在椋鳥與噪鵑BB,
樣子德性本來就很不一樣,
到底椋鳥知不知事情的真相呢?

奇怪!

我比較相信,椋鳥是善良的傢伙,即使他覺得巢中的小雛長相有點不一樣,但基於本能,面對張著口求食的小雛,還是出於本能地去餵飼。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噪鵑托卵(一)

又一個天晴酷熱的周日早上,
指定動作,晨起後,瞻天望地,
見窗前椋鳥巢有蠢動,
拿雙筒望遠鏡一看,
原來小椋鳥出巢。
馬上向農夫報訊,
農夫在望遠鏡望了一眼,
問:誰?黑色的頭啊!

奇怪,我看到的就是一隻小椋鳥,
不會是黑色頭,
再看!
噢,不得了,
椋鳥巢內原來有一頭小椋鳥加一頭噪鵑雛鳥!
不簡單啊!
我窗前這棵樹,
今個年頭,
竟然先後育出兩巢小鳥,
第二巢更在同一個巢內養出椋鳥與噪鵑!

首先,
初夏時兩頭椋鳥成功在樹上的巢養育了三隻小椋鳥。
沒多久,
又有兩頭椋鳥看上了這棵樹,
在更靠近我們天台的一邊築巢,
搬了幾條草枝後,
也許終究覺得太近我們的窗了,
竟然看上了這個舊巢,
稍作條補,重用起來,
真環保啊。
現在還出現噪鵑與小椋同巢的場面。

晚上風雨大作,
希望小鳥們都平安度過,
都能平安飛出巢!

可愛的小椋鳥,面對長相不一樣的兄弟(圖右被樹枝所遮蓋的黑色物體!)

小噪鵑看來精神萎靡不振,沒精打采的,與噪鵑詭異個性和懶惰個性相當脗合!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豬腸豆 / 阿勃勒

葉美萍是我在大同唸夜校時認識的同學,
我在台大時,她在師大。
在台大宿舍的四年,書架上擱著一條又黑又長、
有二十來三十厘米長、
圓圓像一條雷公鑿膶腸般,
很硬,可以當警棍的-----種子!

一條很特別的種子,
這種子是葉同學送給我的,
我記得她告訴我,
這植物叫阿勃勒。

數年前,在置富居住時,
一年的炎夏,乘車經過薄扶林道,
看見兩旁有十來棵樹,
滿樹掛滿淡淡鮮亮的黃花,茂密非常,
花兒串串下垂,
相當漂亮。
同時,樹上亦掛了一條候長長黑黑的種子,
這不就是阿勃勒!
阿勃勒又叫豬腸豆,
因其種子如豬腸般長長掛在樹上而得名。

近日,走路上班時,
在英皇佐治五世公園近律敦治醫院處,
在綠樹叢中發現一棵鮮嫩明黃的樹,
原來是久違了的豬腸豆。

六月底花開最茂盛時,用手機拍了朦矇的照片。

七月初,經曆了一段花期及幾度狂風大雨,稍見凋零。




++++++++++++++++

2016年在宜蘭,附近的阿勃勒開花了,
拍完這個之後,樹被強颱打斷,
一時間未能回復原狀,
花況稍遜。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蛙蛙

春夏之交,每逢雨夜,
蛙聲四起。
傍晚時份,踩車回家路上,
或在屋苑花園內,
常看到大大小小的蛙在旁佇立,
由於都是入夜時份,
燈光不足,
若近距拍攝,
蛙蛙當然走避,
始終都沒能拍過蛙蛙照,
亦不會辨別其種類。

白天看蛙,要算田裡掘出蛙蛙最經典,
不上田的日子,
沒有這回事了。

一個晚上,
看到蛙蛙在花園的燈前捉蟲,
於是拿了單筒對準它,
硬拍了張照,
不清,但總算看到樣子!

看來這隻是蟾蜍。據資料顯示,香港只有三種蟾蜍,這位是誰,待查!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