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古蹟建築

話說半年前離開了風景不錯的學校,
在灣仔駱克道呆了三個月,
有趣的是,在一個佛教機構工作,
是我一生中首次在熱鬧如此的地區工作,
儘管我在東記那種報館工作,
也未曾出入過有芬蘭浴場、麻將館、夜總會的大樓,
偏偏我在這個完教機構工作,
造訪高僧的淨室,
卻在這種大廈之內,
也許這裡才有最需要他們普渡的眾生。

而每天在灣仔出入,
受盡二手煙、麻將館燒衣、自由行旅客阻街之苦,
最教人受不了除了街外的污煙,
原來還有機構內的混亂,人事的不堪,
和宗教義理背道而馳的眾生相,
在這裡以倍數以上呈現!


若要在自己的專業範疇上被不專業的人指指點點,
不如去一個不是自己專長的地方去被人指點來得好,
於是,離開了駱克道,
來了一個很特別的地區的一幢很特別的建築上班。

新工作地區是西營盤,
卻已接近半山的般咸道。
上班的路徑多的是,
若從碼頭乘小巴到般咸道,
全程無風無浪,高尚的半山區仍留有點點華洋雜處的風味,
華洋雜處這種名詞和風貌,隨九七後,
一年一年被大陸風蓋過了!


若選擇由中環沿岸邊往西營盤走,
滿街都是鹹鹹的海味、臘肉店,
還有幾間大型紙扎點,
老舖依然林立區內,
香港最先開發的地區之一,
也曾是繁華的塘西。

來到東邊街,
舉頭望,前路一條陡直的斜路,
目標就在斜路盡頭!
有如北海道的阪道,
由上而下的話,
斜路盡頭直通維港岸邊,
如今我是由下而上,
年青時曾有一個紀錄,
有一天,我和友人推著一袋大麵粉,
沿正街推到第一街!

終點是我的新工作地方,
前身是高街精神病院,
如今只保留了門廊,
後方建了新大樓,
這種保育古蹟方法,
聊勝於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