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前屋主與花


前屋主送的花,有國蘭與茶花。

國蘭是DB前屋主送的,
是我學國畫時第一節上課學畫的國蘭,
屋主送的那株會開白中帶淡綠的花,
清淡到不能再清淡!
據前屋主留下的一張描述,
這株蘭花有個好型格的名字:鐵骨素心蘭。
更好笑的是,屋主鑑於我們沒有跟他討價還價,
對他的房子又讚不絕口,
覺得我們很是豪爽,
實女中豪傑也(大笑三聲!)
於是就送了這株國蘭給我們作入伙誌慶。
蘭花每年都會開花,至今繁衍為兩盆。

數月前,
現居PC的前業主、同時也是我們的鄰居,要搬家了,
將天台的兩盆茶花送給我們,
實在是托孤吧!
據說茶花是從龍仔悟園拿回來的,
一盆紅花,一盆是白裡泛著淡紅。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由人家的三樓天台搬到自己的天台。

和一貫茶花一樣,
花苞總是掛滿樹,就是不肯開,
還每天掉花苞。

有天到陳平記買東西時,
順便問老闆如何解救,
老闆說:茶花不能搬動,
也不能太多水。
花苞會掛在枝上好一段日子(半年),
到冬天才開。

於是給茶花制水,
近日有一兩個花苞稍稍肥大,
更吐出點點花瓣,
到底會否開花成功呢?

茶花和迷你跳舞蘭,
成為兩盆萬眾期待,
苞滿枝頭,

卻未肯綻放的花朵。


掛了近三四個月的花苞,終於吐了點點紅瓣的影子!

等了近半年,茶花終於在一月份開花了。千呼萬喚,又大又紅的茶花,三日就凋謝起來。凋謝的過程同樣相當漫長,少說也有兩三個星期,還掛在枝上。奇!



二月底,白色的茶花也開了,枝、葉、花密得不得了,花形花色都相當美,難怪花主將花送給我們時,面露不捨之色!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蘭花開花了

難怪這麼多人愛種蘭花,
皆因蘭花總會定時定候每年開花,
花朵亦長時間不凋謝。


去年在繽紛買了兩盆嘉多利亞蘭,
其中一盆今年又再開花了,
一個早上看到葉片上一條幼長的東西,
乍看以為是蟲,
還以為天台的菜青蛾蟲竟然連蘭花也啃,
看清楚是花蕾,
才不過一星期左右,
就綻放開來了!




相比起來,
另一盆迷你的跳舞蘭開花的經歷真是漫長,
由出現長花的花莖,
至今已近三個月,
花蕾還在形成中!

未知花期!


至於這盆約三年多前在東涌街市買的蘭花,
也每逢仲夏開花,
開得頗為茂盛。



而DB前業主送的國蘭,
也會在冬春之間開花。



古蹟建築

話說半年前離開了風景不錯的學校,
在灣仔駱克道呆了三個月,
有趣的是,在一個佛教機構工作,
是我一生中首次在熱鬧如此的地區工作,
儘管我在東記那種報館工作,
也未曾出入過有芬蘭浴場、麻將館、夜總會的大樓,
偏偏我在這個完教機構工作,
造訪高僧的淨室,
卻在這種大廈之內,
也許這裡才有最需要他們普渡的眾生。

而每天在灣仔出入,
受盡二手煙、麻將館燒衣、自由行旅客阻街之苦,
最教人受不了除了街外的污煙,
原來還有機構內的混亂,人事的不堪,
和宗教義理背道而馳的眾生相,
在這裡以倍數以上呈現!


若要在自己的專業範疇上被不專業的人指指點點,
不如去一個不是自己專長的地方去被人指點來得好,
於是,離開了駱克道,
來了一個很特別的地區的一幢很特別的建築上班。

新工作地區是西營盤,
卻已接近半山的般咸道。
上班的路徑多的是,
若從碼頭乘小巴到般咸道,
全程無風無浪,高尚的半山區仍留有點點華洋雜處的風味,
華洋雜處這種名詞和風貌,隨九七後,
一年一年被大陸風蓋過了!


若選擇由中環沿岸邊往西營盤走,
滿街都是鹹鹹的海味、臘肉店,
還有幾間大型紙扎點,
老舖依然林立區內,
香港最先開發的地區之一,
也曾是繁華的塘西。

來到東邊街,
舉頭望,前路一條陡直的斜路,
目標就在斜路盡頭!
有如北海道的阪道,
由上而下的話,
斜路盡頭直通維港岸邊,
如今我是由下而上,
年青時曾有一個紀錄,
有一天,我和友人推著一袋大麵粉,
沿正街推到第一街!

終點是我的新工作地方,
前身是高街精神病院,
如今只保留了門廊,
後方建了新大樓,
這種保育古蹟方法,
聊勝於無。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