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俯仰浮沉

怪金魚阿銀由黑變銀,只剩下一對黑眼睛。
此外,還有一個特異功能﹣﹣﹣﹣反肚!
阿銀的浮沉功能似乎自小就不大自主,
餵食浮的金魚糧,
當大伙兒拼命往上搶食,
阿銀卻依然在缸底亂游!
看來不擅於浮上水面取食,
唯有等少數的魚糧開始下沉才追吃!
也許因為這個原因,
當其他魚體型暴長四五倍,
阿銀依然的的骰骰沒長大。
但論生命力,
阿銀看來不輸蝕,
近期幾尾肥魚相繼死掉,
阿銀、阿黑、單尾這三條怪魚竟然是最強壯的。

阿銀小時候不會浮到水面吃魚糧,
長大後情況日漸改善,除了會在水面搶吃,
還會經常反肚在水面浮,
經常把人嚇一大跳,
以為是掛掉了!

其餘兩條怪魚中,
單尾是被混在其他金魚賣出的,
沒有金魚的飄逸散尾而被嫌棄,
卻愈長愈強,色澤金黃。

阿黑身型古怪,和他一同來的同伴,
竟然翌日就死在魚缸中的一個圓柱筒內。



私人鳥屋 2012 秋

眼睛大大的鶲

秋天來,熱島涼了!早晚涼浸浸,陽光的炙熱也大減,沒有比秋天更舒服的季節了。
早上在窗前替阿笨洗耳朵,見樹間有一小鳥立在枝上,飛走,頃間又站回原位,這不是鶲的德性?
拿來望遠鏡,果然是是鶲,整個早上都以大樹為據點,捕捉飛蟲,大抵是剛從北方而來,在這裡歇歇腳,補充體力再飛行。


冷氣台上的麻雀
麻雀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鳥,卻也相當可愛和友善。他們沒有像白頭鵯般大胃口,到處大吃大喝大搗亂,雖然有時還是會忍不住來吃個果子,但還算斯文。當他們對附近的人習慣了,發現對方沒有惡意,膽子就大起來,經常肆無忌憚站在冷氣台,甚至站在窗框上往屋內窺探,把貓兒逗得緊張兮兮。

相思
棕櫚樹的紅色果果,是不少鳥兒的糧食,暗綠繡眼鳥是其一。

十一月初,午後到天台晾衣服時,一抬頭竟見一隻北紅尾鴝的雄鳥站在天台的圍欄上,才不過和我相距幾尺位置,我當下呆了,一時間竟然怕嚇倒他,不敢看他,不知如何時好,再抬起眼睛看,竟然換了一頭白頭鵯。

柳鶯
傍晚時份,群鳥出動,在入夜前出來吃一頓睡前美食。這頭貌似褐柳鶯的小鳥,在花叢的枝間和地面竄動,卻沒有發出“的、的”叫聲,也許是一頭巨嘴柳鶯。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蠣鷸(Oyster Catcher)

2001年到紐西蘭旅行時,在南島 Napier 的 kidnapper 海岸乘大轆車看 Ganet 的繁殖區,
在海岸邊看到一隻全身黑色的蠣鷸,咀裡啣著一個大青口般的貝類,
躍飛後在空中將青口擲向岩石上,然後再用咀啣起貝,如是者投擲了數次,
務求將硬殼打開,吃其肉。
這個動作引起我們的注意,亦自此認識了這種鳥。
這是第一次看到蠣鷸,蠣鷸在紐西蘭是common bird。

第二次看蠣鷸是2009年在米埔。
那年米埔來了不少稀客中的稀客:卷羽鵜鶘和蠣鷸。
卷羽鵜鶘從前在冬季偶有出現,為數不多,好一段時間沒現身過米埔了。
這一年又見影蹤,有人在米埔一帶見過一隻。
好希望看到鵜鶘,始終未看過野鳥,香港公園飼養的倒見過!
也在希臘的小島看過養在咖啡室前的。可惜終未能如願,
卻在鳥屋看到比鵜鶘更稀客的蠣鷸,其他觀鳥者對這個紀錄相當雀躍。
原來,蠣鷸在這以前,只在米埔有一個未經證實的紀錄,這年的紀錄是首次。
蠣鷸被發現後,在米埔逗留了好一段時間,那天在浮橋外的鳥屋,人不多,
只有一位洋人,這位先生是觀鳥會的活躍兼資深會員。
在望遠鏡中,我們先看到了蠣鷸在勺鷸群中徘徊,但沒有知會洋人,
因為我和同行都在紐西蘭看過啦,不以為然。
(當時亦不好意思告訴這位洋人,因為心想他比自己資深。)
但洋人發現了蠣鷸的影縱,依慣例馬上告訴我們,很失禮地,
我們的回答是:看到。
我想,洋人心裡也許嘀咕了,看到?
在米埔這麼罕見的鳥,你們竟然看到也不知會一聲?
又或想:怎麼這麼罕見的鳥種,看到竟然沒反應!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無心插柳

老土的話,真確性永遠最高。
例句: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薰衣草是不少人的夢想之花,在園藝店的種子陣前徘徊,
也忍不住買了一包普羅旺斯種的。
在泥盆小心翼翼下了種,許久才發了一點點芽,但生長速度極慢,
幼弱而葡蔔似的,最後還無疾而終。
於是將泥往柑桔盤下堆。
不知甚麼時候,原本沒有發芽的種子長起來,
差不多一年了,長得不自旺盛,
但起碼比原先珍而重之栽培的來得強,
用手撩撥,葉子還發出甜甜濃厚的薰衣草味!

新增說明文字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蕃薯

這件事雖然發生在雪櫃底,但也應該列入大自然真奇妙系列!


大概一年前,朋友送的蕃薯藤,隨便插在一個小盆,
備受忽視,沒人澆水,被丟在天台一角,
數月後,面臨清剿,在小盆內竟然也掘出幾個營養不良的小小蕃薯,
將蕃薯往廚房裡的地隨便一放,
(聞說這些蕃薯、芋頭類在採收後往地上擱幾天,收乾水份特別甜美!)
但由於實在太奀細,沒打算吃,
幾日後移送堆肥桶。

事隔五個月後,
騎呢貓向著雪櫃門嘔吐,清理時,
在雪櫃邊緣發現一點點綠葉,
竟然拉出這個僵屍般的蕃薯,
蕃薯大概被誤踢入雪櫃底,

就在雪櫃底捱了半年,
發起芽來!

蕃薯的生命力真強!
刻苦耐旱,無肥無水無泥無光無人理都無問題!
看到他這個模樣,打算送他去田裡種,
省水省力省肥又無蟲害
有蕃薯唔會餓死人!



五月時在盆內掘出的瘦弱蕃薯

本來一枝蕃薯藤,插在泥中,大半年後長了一堆小蕃薯

被踢入雪櫃底的蕃薯,發起芽來!

11月初,將蕃薯安頓到農地去!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葵花寶典之空殼公司


今期的大自然驚慄事件薄是:
雲端農場的場主想嘗試一下土地種植的滋味,
決定由盆農擴展至地農,
自從五月底開始,弄了一小片地來,開荒三個月,成功種了四個竹籮,
確實吃了一斤通菜、一斤莧菜後,
把田地弄至寸草不生的同時,
農友送贈的八粒食用向日葵種子,
下種後經歷了十號風球及八號風班之後,
八粒雖然只能活一粒,
但終究茁壯成長。

只見酷暑下的田野,
向日葵一枝獨秀,傲立田邊,
抵得熱捱得旱似的,
看來充滿希望。

聞說,當中心的粒粒小花蕊都掉下來,
就可以收採葵瓜子了。

有點奇怪,
密麻麻排在中心的小花蕊,
掉到地上時還是圓鼓鼓青綠綠的,
但既然說掉落就可以收採,
就收採。

二話不說,
把花朵割下來,
農友甲和農友乙來瓜分了一小把,
我和地主抱著花冠,把葵瓜子拔啊拔,
突然,大叫一聲:

空的
登時田中二人四眼兩咀都呈O型(註:“田中二人”不是日本人!)
不是吧!
所有葵瓜子都是空的

在田間種了三個月
竟然是空的
沒有一粒不是空的!
到底為甚麼?
缺水?
不知道!

(約兩個星期後,大概推斷原因是得了莖枯病
皆因田中的幾株蕃茄都得了這病
其中一株就在向日葵旁!)



看來不錯的樣子

農友甲和乙先來拔了幾十粒葵瓜子

滿滿一盆葵瓜子

都是空的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放棄

宣布放棄
放棄前不妨去吃一道河蟹粉絲煲,
以示哀悼!

投票有了結果
實在很動搖──對香港的信心動搖,
到底為甚麼還要爭取呢?
我自己又沒有子女,喜歡自己子女讓人洗腦的,
不就由他們好了!

我又從來不愛港,
每天打開電視看到主持人被扮成怪獸一般,
在做一些不知所謂的節目,
實在不耐煩,
這個地方沒有人口政策,沒有長遠福利政策,
回歸後的一切高官只盡力如何將香港的優勢去盡,
出賣香港人的利益,
在五十年內將香港的質素降至和國內看齊甚至更差,
將天然環境破壞盡。

我更不愛國,
雖然小時候我看過所有樣板戲──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沙家兵、智取威虎山,
革命歌曲現在還勉強都記得,
雖然我年少時喜愛過大好河山和當中的人與文化,但都是過去式!
我自問是有良心和有正確道德觀念、明辨是非的人,
因此,我以身為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為恥!

不過,我還是在 9 月 7 日到政總繞了一圈站了一站,
以示對這群年輕人的支持,
以示對不分是非黑白、道德標準嚴重偏差、肉麻濫情的歌功頌德式的國民教育的唾棄!
9月9日又去投了我的兩票!
但原來,
香港人真的不那麼愛民主,
有沒有投票權其實不重要,
183萬已叫高投票率,
才不過剛過50%  (人家台灣選舉有近80%投票率),
但香港有800萬人,
那一半已登記的選民以及從未登記的選民,
彷似香港一切與他們無關,
難道這許多候選人,
沒有一個能讓他們投一票嗎?
是他們要求比我們更高,一個也投不下?
還是甚麼原因呢?


香港人原來也不那麼愛自由,
不太講核心價值,
講核心價值原來真的只有一小撮人,
那麼,我只能公平一點說,
原來我們一直說香港有的核心價值,
原來是林鄭所形容的「子虛烏有」,
只一小數人支持,
那其實就稱不上核心價值了。


原來更大多數人的核心價值是,
-----不要吵-----,
他們不會追問「吵」的根源,
但求不要吵,一切無問題,
美其名是-----和諧,
吵,就是不對,
到底香港住的是甚麼一群人。

所以,
從工作到社會,
我因為都站在最「吵」的一個位置,
是最「吵」的那一個人,
終於成為站在「邊緣的一個」。

我一向奉行:
即使你覺得你信奉的是最好,
即使你覺得眾人皆醉你獨醒,
但原來所有人都和你不一樣時,
就只能自己選擇放棄也好、敗走也好……
也不能去殺掉所有異己,
這就是民主。

我放棄,但我絕不會隨波逐流!!

2012/09//10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