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遛豬

實在是嚇破膽,
這兩天到底如何了。

雖說瑪蓮萊和我的主人都很想我和瑪蓮萊做朋友,
但她實在太太太太大隻了,
我實在怕。

手術前我和她跑過幾轉,
終究不能克服,愈跑愈驚!
後來一大段日子沒再碰上。
最近又再遇上,她主人又放了她來追我,
主人們竟然看得哈哈大笑,
氣死人了,
實在怕怕呢!

今早在公園門口又碰上瑪蓮萊,
我怕得向她大吠,
不久小黑和黑態但都來起哄,
一起吠瑪蓮萊。

黃昏更是離奇,
草地上竟有人在遛豬,
不是寵物豬啊,
是大花白那種典型肥豬,
天啊!這龐然大物,
嚇得我半死,
我在萬分惶恐之際,
豬的同伴-----一隻狗竟然狂奔過來,
我急得想張咀咬呢!
太恐佈了,
我的大公園怎麼變成這樣!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特種狗隊

我這樣長成烏咀、黑耳的狗原來也有一定的數目,
竟然也恍似自成一個特別品種。

他們一向把我列入米克斯類,
我主人喜歡列我為柴狼類,
說我的黑耳黑咀有點像狼犬
再加上我走路時像柴犬般碎步碎步、神經兮兮般,
脾性也十足像柴柴般暴烈。
(台灣的柴犬似乎有別於香港的,
我主人說在香港大嶼山看到的柴犬都笑咪咪,
淡淡定走在路上)。

日前,我主人為了我脖子上的腫塊,
在網路PO文救求,
網上狗友紛紛提供資料之餘,
也發現有三頭犬犬和我長相相近,
其中有兩頭真太像了!

人有相似,狗有相同!





https://www.facebook.com/li.fun.90/posts/1160573430660966:9

上面三位朋友是不是真和我很相似?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我們的獸醫----好醫難求

好人醫和好獸醫都難求。

在台灣和香港都一樣吧!
在香港,愈來愈多東方面孔的獸醫,
連動物協會也如是,
你說是種族歧視也好,
事實是,東方面孔的十個有九個不行。

記得阿B患了甲亢後,
有一次到香港動物協會總會看醫生,
遇上個東方年輕女醫生,
在為阿B抽血時,竟要求我先到外面等候,
我拒絕,因為獨留貓貓在診症室,
她會怕,
而小B無數次抽血,從未有醫生要求我離開,
我相信是她對抽血沒信心,
實在太離譜了。
在阿B病危,離開人世那天,
我帶她到大嶼山的診所,
不巧一向為她主診的醫生放假,
又是一位年輕東方女醫生,她看著小B猶豫了好一會,
最後用了好多理由,
請我們把小B送到西環另一診所留醫。
那一刻抱著垂死的貓貓,
那種無助感至今記憶猶新。

有一個例外,是旺角徐XX動物診所,台灣畢業的女獸醫,
她對頑皮的貓波很有愛心和耐性,
用美味的嬰兒菜引誘她,
出奇地令貓波乖乖讓她診治,
她亦第一時間想到貓波的病可能和FIV有關,
而結果也如她所料,是FIV。

阿犬在台灣領教過結紥手術失敗,白捱一刀的事件,
如今又遇上脖子上長了「小籠包」的事,
當初帶阿犬到台X動物診所的時候,
泡泡已相當脹大,而且皮膚都已泛紅,
醫生幾乎都判斷是唾液腺的囊腫,
當下就應該用針筒抽取液體,
化驗也好,當作化解這個大如叉燒包的腫塊也好。
但醫生甚麼也不做,只給藥吃。

藥吃到一半,泡泡破了,打電話給醫生報告一下狀況,
醫生沒指示我應該如何做,
要消毒嗎?要如何處理傷口免感染嗎?
一律欠奉,我問:那麼不用再抽液體檢驗?
他答:不用了!
反正給你的感覺是,
他只做簡單的賣藥注射等生意,
其他麻煩的症狀請過主。
好吧,我就過主,
去了羅X動物醫院。

我想,台X的醫生根本不知道這個泡泡會破,
事後也沒有給病人半點指引或轉介,
情況其實就和挪X的一樣,
能縮就縮,出了事或不會醫的,
就會神隠。

好人醫和好獸醫都難求。


====

事後想一想,公道點來說,
台X醫生先給阿犬吃消炎藥其實也是對的,
假若犬犬是因為外力所傷,
其實吃消炎藥令傷口痊癒,
有可能會治好他的病啊,
他這做法是保守,
但相對也穩妥吧!
反正開刀不急在一時一刻!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埃及聖鹮

未食五月粽,天氣仍是乍暖還寒,
今早天氣突然又變得無比清涼,
在公園放犬時,
在草地見牛背鷺群中,
混雜了一隻體型比牛鷺大一倍,
乍看就像一隻丹頂鶴般,
有著黑而稍長的尾羽,
脖子以上都是黑色的,
身體是有點髒髒的白色。
嘴喙是向下彎的尖尖長,
應該是鹮。

回家查看,
原來是近年入侵品種埃及聖鹮,
在宜蘭一帶相信不多,
如今看他和其他鷺鳥也都在悠閑地在草地上覓食,
互不相干,
實際對台灣鳥種的影響有多大,
我就不大清楚了。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
看到不同的品種,
就是興奮!

圖中隱約可見一隻與別不同的鳥夾雜其中。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cl/betterlife/4170/130158720062628099006_2.htm

+++

補充:2017年3月22日,
早上在公園抬頭看到六隻埃及聖鹮在上空飛過。
早上有人看到埃及聖鹮在五十二甲濕地出現。

++++
來到新北市淡水,
埃及聖鹮的數目果真不少,
常常見到三五成群在頭上飛過。
2018年7月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神奇胸背帶

實在是出乎意料以外,
不知是短暫的光景抑或可以永續下去!
說的是為犬犬新購置的胸背帶帶來的神奇效應。

話說犬犬最愛拉扯,
從沒有一天可以跟著牽繩正正經經走路,
有一次更將人拉倒地上,
差點被車撞上。
更可怕的是,
網上有資料提及,
使用項圈有可能對頸部淋巴做成傷害,
出現淋巴腫瘤!
看到這下可不得了,
當下網購了德國胸背帶一條。

首天試用成績,實在令人目瞪口呆,
犬犬竟然可以用不緩不疾的步伐走路!
實在難以置信!

------

後記
用了個多星期,
除了看到狗狗和松鼠激動時
狗狗要人立,出現過後翻摔地的驚除場面,
其餘時間效果相當好,
狗狗不覺得有人拉著她,
令她的反叛心也降低,
減少了人往後拉她偏要向前的局面。
人狗關係也改善了。

新的胸背帶只著力在胸部,不會對頸部做
成拉扯傷害。
對於好奇心超級強,
看到一切事物都愛上前檢視的阿犬,
本來的項圈也實在太不適合,
加上硬頸,愛玩不要命的狗狗來說,
愈拉她她愈要衝,
你往右拉她往左去,
恐怕對頸部造成傷害。
實在應該早早更換。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樹蜴與我

端午近,天氣日見炎熱,
蛇蟲鼠蟻紛紛出沒,
繼日前在公園草地遇上大龜出水,
爬到草地上不知幹啥,
我興奮得對著阿龜團團轉兼大吠,
一下子難以安靜下來。
如果不是主人要離開,
我不知要吠到何時!

翌日,我在百合小丘上翻滾,
沒有走湖邊小徑,
卻原來在湖邊有一條約三尺長,不算粗,
淡淡啡黃色的蛇由土坡邊走向湖畔,
我和小蛇緣慳一面,沒有遇上,
算是好彩吧。

今天下午更有趣,
我剛走進公園,就遇上一條小小樹蜥。
阿犬遇見小樹蜥一條,
頭尾加起來全長不過手掌般,
瘦削身形,
我看樹蜴在疾走,大喜,
於是亦步亦趨,用咀巴朝蜥蝪上迎過去,
我沒有咬的意圖,這是我一向對動物的友善態度。
我友善而熱情,卻不是人人都吃得消|
小蜥被追得煩亂吧,
竟多次停下腳步,
轉身張咀,向我發出警告,
咀巴張得大大的,似要唬嚇我不得進逼。
主人倆看得大樂,說未見過蜥蜴會這樣張咀警告人!

吠烏龜

第二次碰上龜,剛巧和小黑哥一起,
大家都嚇得彈開!


脖子上的腫塊----唾液腺囊腫

今天早上,
阿犬在公園的草地上碰上一頭大龜,
緊張得圍著龜吠叫了幾分鐘,
消耗了不少精力,
不錯不錯。

下午耐不住,
終於帶她到羅東的台X動物醫院看看脖子上的腫塊,
醫生初步估計是唾液腺囊腫,
原因是外力擊傷或其他原因導致唾液腺破裂損傷,
令口水不能正常流出而積聚皮下。
醫生說這個情況藥物的治療效果一般不強,
最終可能仍得動手術。
但初步還是一試用藥,
下一步再抽取組織以確定其屬性,
再作打算。

如果要動手術就麻煩了,
可能要到台北台大動物醫院動刀,
膽小鬼(包括人和狗)又要崩潰了!
我記得貓貓在台大坐移民檢疫監時,
台大檢疫所的獸醫師當時跟我及貓貓講再見時,
說,不要再回來啊,
回來看病的都是重病啊!
沒想到阿犬可能要去光顧台大動物醫院!


----

5月8日
囊腫爆破了
在書房上網期間,阿犬突然走來坐我旁邊,
平常她甚少走進來房間,
這天就這麼安安靜靜坐了良久,
期間在不停舔她的手。
後來我才發現她的腫塊外的毛都濕了,
再看,是胸前的毛髮都濕了,
原來是腫塊皮膚在滲出帶點點血色的水。

泡泡破了,打電話給醫生報告一下狀況,
醫生沒指示我應該如何做,
要消毒嗎?要如何處理傷口免感染嗎?
一律欠奉,我問:那麼不用再抽液體檢驗?
他答:不用了!
反正給你的感覺是,
他只做簡單的賣藥注射等生意,
其他麻煩的症狀請過主。
好吧,我就過主,
去了羅X動物醫院,
醫生說下次再有腫瘤時帶犬來看。

------

如此看來,當初帶阿犬到台X的時候,
泡泡已相當脹大,而且皮膚都已泛紅,
醫生幾乎都判斷是唾液腺的囊腫,
當下就應該用針筒抽取液體,
化驗也好,當作化解這個大如叉燒包的腫瘤也好。
但醫生甚麼也不做,只給藥吃。
我想,他根本不知道這個泡泡會破,
事後也沒有給病人半點指引或轉介,
情況其實就和挪X的一樣,
能縮就縮,出了事或不會醫的,
就會神隠。
好人醫和好獸醫都難求。

------

事後想一想,公道點來說,
台X醫生先給阿犬吃消炎藥其實也是對的,
假若犬犬是因為外力所傷,
其實吃消炎藥令傷口痊癒,
有可能會治好他的病啊,
他這做法是保守,
但相對也穩妥吧!
反正開刀不急在一時一刻!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拾獲赤腹松鼠----反省

雖然愈來愈覺得,有些地方出現「無知就是力量」的反智情況出現,
但始終「知識就是力量」才是正道,
有足夠知識,是令事情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

松鼠BB的事,
雖然未走到最後一步,
都不能說到底哪個決定才是正確。
但在損失了一條小生命後,
總不能沒有一點反省及分析。
反省和分析,是希望在下次面對同類事件,
能做出較好的決定。
在面對各方面缺乏專業知識、指引及支援的社會,
許多事只能靠自己的判斷。

撿獲松鼠BB的一個星期,
綜合所見所知,
松鼠BB由樹上下墮時,已屬毛髮完整,
回家三天後已開眼。
發現他的時候,身體狀況看來不錯,
聲如洪鐘。
及後在公園放犬時,
亦發現傍晚特別多小松鼠在鳴叫,
也許是巢中小鼠在呼喚媽媽。
正如小松鼠頭兩天在我們家也是在傍晚時份鳴叫。

所以,當初若把小松鼠放在旁邊榕樹的矮枝內,
公園的貓狗不易發現,松鼠應該有體力可以捱至傍晚,
肚子餓時奮力鳴叫,
希望松鼠媽媽可以來找尋,
而松鼠BB的小爪亦有能力抓著媽媽回巢。
這是事後的推想。

第二,在飼養松鼠過程及網上資料所見,
看來松鼠對母乳以外的食物相當不適應,
加上這頭松鼠看來發展已相當成熟,
在他的感官與記憶中,母體的印象不能替代,
對陌生的人類看來相當抗拒,
傳說中所謂「開眼就當你是母親而依賴」的情況根本沒發生,
相反,開眼後情況更是差勁,
求生意志薄弱,拒食。

要養活一隻松鼠BB真不容易,
所以,如果再發現有松鼠BB,
還是讓他在原位,
看看他的造化好了。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