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有趣的鳥。
不說噪鵑那高亢的叫聲及出位的托兒行徑,
先來說說四聲杜鵑。
踏入春天,三月,四聲杜鵑的叫聲開始響起。
記得第一次聽到四聲杜鵑的叫聲是在濕地公園,
時為午後,鳥屋內觀鳥者三數,對著眼前的一潭池水,
大扺有些池鷺、大白鷺、翠鳥,四周很寧靜
(大約是2006年的濕地公園,平日還算清靜)
忽然鳥屋旁的樹上傳來響亮的四個聲節,
這四個聲節重覆地、迴盪鳥屋內,
有點愈叫愈興奮的意味。
突然,猛醒這不就是觀鳥書內傳說的“家﹣婆﹣打﹣我﹣”音節!
對,是四聲杜鵑。
後來在米埔和尖鼻咀也聽過,
沒想到在愉景灣的兩年,踏入春天,
四聲杜鵑的叫聲由白天到半夜叫個不停,
實在勤奮得很呢。
幸好,四聲杜鵑的叫聲比噪鵑小,音節和嗓音都比較溫婉,
否則必招來投訴!
最喜出望外是,來到坪洲這個小得可憐的島,
竟然也有八聲杜鵑和四聲杜鵑的聲音,
尤其四聲杜鵑,每個春季都聽到他的歌聲。
可惜的是,四聲杜鵑的叫聲整日相隨,
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
就是未見過他的真貌!
今年的春天,連月陰雨、大霧兼雷暴,
這種惡劣極端天氣,
似乎不影響四聲杜鵑的鳴叫意志,
難怪古人有:蕭蕭暮雨子規啼的形容
又有杜鵑聲裡斜陽暮的句子。
原來,杜鵑既愛夜蒲,有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的勇猛個性。
今日天氣稍稍明朗,
但仍然多雲暗淡,有點微風,
四聲杜鵑的興緻似乎很不錯,
叫個不斷。
不一樣的是,今天,終於給發現了他的身影。
原來,四聲杜鵑總愛邊飛邊叫,
難怪叫聲那麼飄忽,既遠且近,
初時還以為是兩隻鳥隔空對唱!
四聲杜鵑的身形大小如班鳩,
但飛行起來時,看上去稍為纖瘦,翅膀尖尖的,
尾巴細長,乍看有點像黑卷尾。
他拍翅膀的樣子很特別,拍啊拍的,翅膀上下拍動的水平都在身軀以下,
不會高於身軀的水平。
雖然沒有看到他的樣子,
但總算了解到他的飛行姿態!
打破了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影的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