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有趣的鳥。
不說噪鵑那高亢的叫聲及出位的托兒行徑,
先來說說四聲杜鵑。
踏入春天,三月,四聲杜鵑的叫聲開始響起。
記得第一次聽到四聲杜鵑的叫聲是在濕地公園,
時為午後,鳥屋內觀鳥者三數,對著眼前的一潭池水,
大扺有些池鷺、大白鷺、翠鳥,四周很寧靜
(大約是2006年的濕地公園,平日還算清靜)
忽然鳥屋旁的樹上傳來響亮的四個聲節,
這四個聲節重覆地、迴盪鳥屋內,
有點愈叫愈興奮的意味。
突然,猛醒這不就是觀鳥書內傳說的“家﹣婆﹣打﹣我﹣”音節!
對,是四聲杜鵑。
後來在米埔和尖鼻咀也聽過,
沒想到在愉景灣的兩年,踏入春天,
四聲杜鵑的叫聲由白天到半夜叫個不停,
實在勤奮得很呢。
幸好,四聲杜鵑的叫聲比噪鵑小,音節和嗓音都比較溫婉,
否則必招來投訴!
最喜出望外是,來到坪洲這個小得可憐的島,
竟然也有八聲杜鵑和四聲杜鵑的聲音,
尤其四聲杜鵑,每個春季都聽到他的歌聲。
可惜的是,四聲杜鵑的叫聲整日相隨,
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
就是未見過他的真貌!
今年的春天,連月陰雨、大霧兼雷暴,
這種惡劣極端天氣,
似乎不影響四聲杜鵑的鳴叫意志,
難怪古人有:蕭蕭暮雨子規啼的形容
又有杜鵑聲裡斜陽暮的句子。
原來,杜鵑既愛夜蒲,有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的勇猛個性。
今日天氣稍稍明朗,
但仍然多雲暗淡,有點微風,
四聲杜鵑的興緻似乎很不錯,
叫個不斷。
不一樣的是,今天,終於給發現了他的身影。
原來,四聲杜鵑總愛邊飛邊叫,
難怪叫聲那麼飄忽,既遠且近,
初時還以為是兩隻鳥隔空對唱!
四聲杜鵑的身形大小如班鳩,
但飛行起來時,看上去稍為纖瘦,翅膀尖尖的,
尾巴細長,乍看有點像黑卷尾。
他拍翅膀的樣子很特別,拍啊拍的,翅膀上下拍動的水平都在身軀以下,
不會高於身軀的水平。
雖然沒有看到他的樣子,
但總算了解到他的飛行姿態!
打破了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影的困局!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天蛾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苦楝
自從對鳥類多了認識,就連帶知道苦楝這種樹。
米埔植有許多苦楝樹,初春開紫色小花,
果實如黃皮般,掛在樹上直至冬天,是鳥兒最喜歡的糧食。
自從知道苦楝這種樹後,
發覺香港不少地方都有他的影縱,
近年更愈見茂盛,
九龍公園、黃大仙、青衣,原來連pc回家路上也有一棵。
苦楝的花由六片細長的紫色花瓣組成,
傘狀花序簇滿枝頭,
整棵樹披上細碎的紫色,
令我想起台大的雪白流蘇樹,
突然發現苦楝也有著流蘇樹那種形態,
不過淡紫配翠綠,
比滿樹如白雪的流蘇更低調,
但同樣美麗。
米埔植有許多苦楝樹,初春開紫色小花,
果實如黃皮般,掛在樹上直至冬天,是鳥兒最喜歡的糧食。
自從知道苦楝這種樹後,
發覺香港不少地方都有他的影縱,
近年更愈見茂盛,
九龍公園、黃大仙、青衣,原來連pc回家路上也有一棵。
苦楝的花由六片細長的紫色花瓣組成,
傘狀花序簇滿枝頭,
整棵樹披上細碎的紫色,
令我想起台大的雪白流蘇樹,
突然發現苦楝也有著流蘇樹那種形態,
不過淡紫配翠綠,
比滿樹如白雪的流蘇更低調,
但同樣美麗。
訂閱:
意見 (Atom)
-
今年杭菊竟然開得很好! 這杭菊本來在宏盛時代買,但那個完全不夠陽光、等同室內的陽台,植物都長不好。 後來搬到山上,天氣超級冷,以為菊花會掛掉,就乾脆把本來已半條菊命的菊花移種到地上, 沒想到起死回生,開起紫紅色的花來,而且亦蔓延開來長出不少新枝。 搬家時又把他從泥地拔起來,回到淡...
-
春天路邊各色小花多的是,有白色的酢漿草花, 有不知名的各色紫或藍的小花, 有各種大小的菊科植物,每見長出或大或小的披毛種子球, 就去撥弄或吹它,讓種子隨風而舞,夠無聊的。 五月初,在溪邊草叢中發現這一枝鶴立雞群,長得特別高, 花朵也是小小的紫藍色,拍下來放大看,才發現是許多小花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