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鹿角蕨是否近年有一波熱潮,近日在宜蘭見到兩個頗盛大的鹿角蕨銷售點,
一個在縣政附近,就一個溫室外型的偌大場所,車行經過看見有相當多的鹿角蕨。
另一次在宜蘭靠近津梅路的中正路,一個明亮的店,門面是一片大玻璃,
內裡是上了板,長相和賣相都相當漂亮的鹿角蕨專門店。
近日正好要替種了近十年的鹿角蕨分株,一開四,連同第一株分株,
共有五個側芽衍生出來的植株。於是來記錄一下這棵由在宜蘭買回來的小苗,
十年後今天的狀況。
第一次接觸鹿角蕨源於坪洲,時為2014年,前屋主住在同屋苑的對面幢頂樓,
同樣有個天台,也種了許多植物。好像是在要搬離坪洲前,
把一株鹿角蕨送了給我們。也就是貓吒雲端農場的第一株鹿角蕨。
第一株鹿角蕨來的時候植株已頗大,來了我們家,在天台棚下長勢很不錯,
愈長愈圓潤,孢子葉也長得很勻稱,伸展有力!離開坪洲後,大抵由家人帶走,
最後蕨落誰家不得而知了。
來台灣後,在宜蘭一家園藝植物店買了一盆鹿角蕨小苗,
才只有兩片小小的孢子葉。約兩三年後搬到淡水,不經不覺鹿角蕨已長大了,
而且也長出側芽來,把側芽分割下來,上板。
期間,曾經希望種一株不同品種的,在建國花市買了一個猴腦鹿角蕨,
可惜因為過濕加上蝸牛為患,本來長得還算可以的,但不久就漸漸枯死,
最後關頭本來還有點點生機的,還是捱不住了。第一次想擴展品種就失敗了!
後來又由平地搬到海拔500米上,濕冷天氣看來對鹿角蕨也蠻適合,
可以說和紐西蘭差不多!!這期間營養葉長得不錯,
最離譜是將葉角的孢子誤以為生病給剪掉!
山下山上走一回,回到淡水,左右下方都長出側芽,有逼爆現象,不得不分拆了。
由於蕨口眾多,將第一株分拆出來已有近五年紀的一板植株送給了來自香港的友人,
另外三株小的正在水苔中休養,看能否活得成,其中一個最大側芽一上板,
又成了一株好像似模似樣的大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