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冇米粥」,大意是指做一些沒有結果的事,近乎所謂「得把口」、「齋吹水」的意思吧。我經常煲的冇米粥,是發種子。蘋果、梨、木瓜、牛油果、草莓……等,吃完水果,把核往泥裡掉,突然在幾個月後會發現土裡冒出芽來。水果以外,還會在路邊採花園的羅漢松、柏樹種子,或在地上撿大葉欖仁的種子來種。
其實,經驗所得,很多種子都會發芽,記憶中沒有成功發芽的是杏、梅這類有個堅硬外殼的種子,但其他常蘋果、梨、牛油果、木瓜等,都很易發芽啊!那為甚麼是冇米粥呢?因為果樹不少都要種幾年才能開花結果,二來果樹都比較愛陽光,很難有成果。家中既沒有花園,陽台陽光及地方又不足,所以往往都是無疾而終。不過,看到不同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很有趣,所以即使冇米粥,也繼續玩!
最近撿了羅漢松和大葉欖仁,前者發芽不難,但後者有個硬硬的殼,把它隨便放在桂花的泥土,大概已有三數個月以上,近日天氣熱到不得了,突然發現泥面為何有一頂綠色的玫瑰芘蕾,一看,原來是欖仁核發芽了。翌日,本來捲曲如玫瑰花蕾的兩片子葉張開了,又肥又圓又厚, 有趣!
![]() |
| 大葉欖仁苗 |
![]() |
| 蘋果小苗 |
![]() |
| 牛油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