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羞與為伍

http://tiandiyouqing.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滿紙歪理、混淆視聽,
原來是前天文台長林某的拿手好戲。
龍尾一役叫人刮目相看(用“挖目相看”更貼切),
果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前台長用來量度唐英年、孫明揚、曾蔭權的尺,
丟到哪裡去了?
邏輯、是非觀念糢糊,實在可怕!

為梁CY的僭建說項,
理由是:曾蔭權的僭建現在有人理嗎?
(原來別人做賊,也作為自己作賊的合理抗辯!)

龍尾灘一役,
把一切都推在前朝政府,
原來前朝有錯,今朝政府可以奉旨繼續錯下去。
那麼,這是甚麼理論?
簡直滿紙荒唐!

在龍尾一事上,
我看到前台長的犴狡,
以社會上大部份人對他的崇敬,
蠱惑人心,借機出來支持龍尾。
(在六年前自然生態論壇四出為龍尾做事時
他未哼半句)
然後又在政府維持原判時,
故作惋惜,為現政府解畫,說政府有多為難,依程序有多重要!
(程序要香港人喝毒藥
香港人就要喝毒藥嗎!)
動作多多。

若不是入米埔必需成為觀鳥會會員,
我第一個退會。
曾經因著前台長的名譽會長身份,
覺得身為觀鳥會會員與有榮焉。

今天,
我覺得:羞與為伍!

2012/11/17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在梅窩的一片草地上,
看到一隻猛禽佇立枝上,
振翅之間,
看到翅下的兩片黑班,
就知牠是鵟。

2010年10月梅窩

2010年10月梅窩


俯仰浮沉

怪金魚阿銀由黑變銀,只剩下一對黑眼睛。
此外,還有一個特異功能﹣﹣﹣﹣反肚!
阿銀的浮沉功能似乎自小就不大自主,
餵食浮的金魚糧,
當大伙兒拼命往上搶食,
阿銀卻依然在缸底亂游!
看來不擅於浮上水面取食,
唯有等少數的魚糧開始下沉才追吃!
也許因為這個原因,
當其他魚體型暴長四五倍,
阿銀依然的的骰骰沒長大。
但論生命力,
阿銀看來不輸蝕,
近期幾尾肥魚相繼死掉,
阿銀、阿黑、單尾這三條怪魚竟然是最強壯的。

阿銀小時候不會浮到水面吃魚糧,
長大後情況日漸改善,除了會在水面搶吃,
還會經常反肚在水面浮,
經常把人嚇一大跳,
以為是掛掉了!

其餘兩條怪魚中,
單尾是被混在其他金魚賣出的,
沒有金魚的飄逸散尾而被嫌棄,
卻愈長愈強,色澤金黃。

阿黑身型古怪,和他一同來的同伴,
竟然翌日就死在魚缸中的一個圓柱筒內。



私人鳥屋 2012 秋

眼睛大大的鶲

秋天來,熱島涼了!早晚涼浸浸,陽光的炙熱也大減,沒有比秋天更舒服的季節了。
早上在窗前替阿笨洗耳朵,見樹間有一小鳥立在枝上,飛走,頃間又站回原位,這不是鶲的德性?
拿來望遠鏡,果然是是鶲,整個早上都以大樹為據點,捕捉飛蟲,大抵是剛從北方而來,在這裡歇歇腳,補充體力再飛行。


冷氣台上的麻雀
麻雀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鳥,卻也相當可愛和友善。他們沒有像白頭鵯般大胃口,到處大吃大喝大搗亂,雖然有時還是會忍不住來吃個果子,但還算斯文。當他們對附近的人習慣了,發現對方沒有惡意,膽子就大起來,經常肆無忌憚站在冷氣台,甚至站在窗框上往屋內窺探,把貓兒逗得緊張兮兮。

相思
棕櫚樹的紅色果果,是不少鳥兒的糧食,暗綠繡眼鳥是其一。

十一月初,午後到天台晾衣服時,一抬頭竟見一隻北紅尾鴝的雄鳥站在天台的圍欄上,才不過和我相距幾尺位置,我當下呆了,一時間竟然怕嚇倒他,不敢看他,不知如何時好,再抬起眼睛看,竟然換了一頭白頭鵯。

柳鶯
傍晚時份,群鳥出動,在入夜前出來吃一頓睡前美食。這頭貌似褐柳鶯的小鳥,在花叢的枝間和地面竄動,卻沒有發出“的、的”叫聲,也許是一頭巨嘴柳鶯。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蠣鷸(Oyster Catcher)

2001年到紐西蘭旅行時,在南島 Napier 的 kidnapper 海岸乘大轆車看 Ganet 的繁殖區,
在海岸邊看到一隻全身黑色的蠣鷸,咀裡啣著一個大青口般的貝類,
躍飛後在空中將青口擲向岩石上,然後再用咀啣起貝,如是者投擲了數次,
務求將硬殼打開,吃其肉。
這個動作引起我們的注意,亦自此認識了這種鳥。
這是第一次看到蠣鷸,蠣鷸在紐西蘭是common bird。

第二次看蠣鷸是2009年在米埔。
那年米埔來了不少稀客中的稀客:卷羽鵜鶘和蠣鷸。
卷羽鵜鶘從前在冬季偶有出現,為數不多,好一段時間沒現身過米埔了。
這一年又見影蹤,有人在米埔一帶見過一隻。
好希望看到鵜鶘,始終未看過野鳥,香港公園飼養的倒見過!
也在希臘的小島看過養在咖啡室前的。可惜終未能如願,
卻在鳥屋看到比鵜鶘更稀客的蠣鷸,其他觀鳥者對這個紀錄相當雀躍。
原來,蠣鷸在這以前,只在米埔有一個未經證實的紀錄,這年的紀錄是首次。
蠣鷸被發現後,在米埔逗留了好一段時間,那天在浮橋外的鳥屋,人不多,
只有一位洋人,這位先生是觀鳥會的活躍兼資深會員。
在望遠鏡中,我們先看到了蠣鷸在勺鷸群中徘徊,但沒有知會洋人,
因為我和同行都在紐西蘭看過啦,不以為然。
(當時亦不好意思告訴這位洋人,因為心想他比自己資深。)
但洋人發現了蠣鷸的影縱,依慣例馬上告訴我們,很失禮地,
我們的回答是:看到。
我想,洋人心裡也許嘀咕了,看到?
在米埔這麼罕見的鳥,你們竟然看到也不知會一聲?
又或想:怎麼這麼罕見的鳥種,看到竟然沒反應!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無心插柳

老土的話,真確性永遠最高。
例句: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薰衣草是不少人的夢想之花,在園藝店的種子陣前徘徊,
也忍不住買了一包普羅旺斯種的。
在泥盆小心翼翼下了種,許久才發了一點點芽,但生長速度極慢,
幼弱而葡蔔似的,最後還無疾而終。
於是將泥往柑桔盤下堆。
不知甚麼時候,原本沒有發芽的種子長起來,
差不多一年了,長得不自旺盛,
但起碼比原先珍而重之栽培的來得強,
用手撩撥,葉子還發出甜甜濃厚的薰衣草味!

新增說明文字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蕃薯

這件事雖然發生在雪櫃底,但也應該列入大自然真奇妙系列!


大概一年前,朋友送的蕃薯藤,隨便插在一個小盆,
備受忽視,沒人澆水,被丟在天台一角,
數月後,面臨清剿,在小盆內竟然也掘出幾個營養不良的小小蕃薯,
將蕃薯往廚房裡的地隨便一放,
(聞說這些蕃薯、芋頭類在採收後往地上擱幾天,收乾水份特別甜美!)
但由於實在太奀細,沒打算吃,
幾日後移送堆肥桶。

事隔五個月後,
騎呢貓向著雪櫃門嘔吐,清理時,
在雪櫃邊緣發現一點點綠葉,
竟然拉出這個僵屍般的蕃薯,
蕃薯大概被誤踢入雪櫃底,

就在雪櫃底捱了半年,
發起芽來!

蕃薯的生命力真強!
刻苦耐旱,無肥無水無泥無光無人理都無問題!
看到他這個模樣,打算送他去田裡種,
省水省力省肥又無蟲害
有蕃薯唔會餓死人!



五月時在盆內掘出的瘦弱蕃薯

本來一枝蕃薯藤,插在泥中,大半年後長了一堆小蕃薯

被踢入雪櫃底的蕃薯,發起芽來!

11月初,將蕃薯安頓到農地去!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