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逐漸變黑

搬到有天台的房子住,
膚色不是逐漸變黑,而是瞬間變黑,
恍如黑人。
皆因每天到天台晾衫、收衫、看這看那……
看來,天台有個小小的僭建篷頂是必須的。
曬太陽多,由白變黑,正常不過。
但黑金魚變色,卻令人百思不解。
魚缸內有兩條黑金魚,都在一年間漸漸變金或變銀,
其中一條完全不留半點黑的痕跡,
另一條趣怪地留了對“黑超”,
令人想起米高積遜漸漸變白的情況,
沒想到黑金魚亦然。

下方的黑金如今已無半點黑,
上面的金魚在個多月前仍是黑中帶銀,
回家時是全黑的,如今呢﹣﹣﹣﹣

















小黑變小銀,只留一對黑眼睛,怪形怪相!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及時行綠

自然遊記起源

今年春天,玉帶鳳蝶在我家的柑桔樹上產卵,一個晚上還目擊了終齡幼蟲變身成蛹的奇妙過程,看者興奮地說:「像看國家地理雜誌!」
假如大家對四周的自然環境及動植物多點觀察與欣賞,身邊無時無刻都在上演國家地理雜誌或星球頻道,大自然世界,確實妙不可言。

數字告訴我們,在香港這個人煙稠密的小城市,面積只有千多平方公里,郊野公園面積就佔了四成,有為數不少的生物存活著:有近500種鳥類、2,000多種飛蛾、200多種蝴蝶、2,000多種本地植物……,但這種狀況是否經得起日漸增加的人口和無止境的城市發展計劃的衝擊?這些數字,在天天埋首工作的城市人眼中,其實沒有真正意義。許多人甚至不相信周遭的天空有鳥兒在飛翔,夜裡有貓頭鷹在歌唱。當一片空地被蓋成樓房時,大家往往認為這是片只有蚊患的草地。潛藏於一草一木裡的生機,沒多少香港人有興緻留意。

幾年前買了個排版軟件,從未正式用過,2010年底,掉了報館那份無聊透頂的工作,甩了那群比蟑螂更教人討厭的人,除了錢包少了重量,有點不爽外,撇開這個,真的超、極、十分、相當、好、很爽!遠離人類世界,投奔自然,「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於是把近年遊過的地方,拍過的照片,整理排版。
當時正值大浪西灣被富商大肆動土、南生圍發展的事惹起社會關注,並在短期內發生三次山火,桉樹走廊被燒得焦黑。踏入2011年初,上水有居民投訴紅棉樹果實的棉絮擾人,區議員奮身跟進,康文署迅速回應,把木棉樹連花帶果給剪成禿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紅棉果實飛絮佔了幾天?有呼吸道問題或鼻敏感的人,有沒有想過這幾天戴個口罩上街?甚麼時候開始,香港人對大自然變得如此不友善?

這一輯的電子遊書,先以被認定為具有生態價值的地方,卻同時遭受或大或小的城市發展威脅的地方為主題,包括塱原、南生圍、鹿頸、鳳園、沙螺洞、汀角、企嶺下等,介紹當地的環境,並選出其中一個主題生態來簡介。
我希望這個不是他們的墓誌銘,但在發展及經濟為上的社會,誰能擔保這些有生命有特色的地方,不會像陰澳的浮木世界,永遠離我們而去?

20112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天敵


大自然的各種生物,都有其天敵。
天敵同時也是自然界中維持物種數量平衡的自然定律。

由露台搬到天台,
首先擔心蝴蝶蟲會成為整天佇立電線杆上的八哥的美食,
或被寄生蜂所入侵。
但最後,
蝴蝶蟲總因為結蛹前的出走而失蹤,
多於落入鳥口。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天敵,
還數惡劣天氣。

每到七八月,
一波接一波的蝴蝶蟲,
令本來長得端好的芸香樹滿目瘡痍,
搬到天台後,更是熱鬧。
繼美麗的達摩,
三五七條玉帶幼蟲出現,
同時又見五六顆晶瑩白色的卵在嫩葉邊緣,
不知是何種的蝴蝶,
一則為有新品種光臨而興奮,
又為柑桔樹的前途擔憂。

既不忍把蟲口滅掉,
又想小小的柑桔樹長大一點,
好讓明年可養更多蝴蝶,
正盤算要不要把玉帶的卵偷偷放到村子裡其他人家的芸香樹上,
但又怕給人家發現。

人算不如天算,
連續一星期的大雨,
發現攀附和粘著能力極好的幼蟲和卵,
竟然一個不留,
悉數被大雨沖走,
結果,天氣給我們解決了難題!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7.1 化蝶

初來步到,發現有達摩鳳蝶的幼蟲,
其中一條跑到天台另一端的小木櫈上結蛹,
由於未看過達摩鳳蝶,
於是把小木櫈帶到屋內,
好讓蝴蝶出蛹化蝶時能親眼目擊。
6月30日晚上,
發現本來淺綠的蛹開始出現點點白斑,
到十時許,已些微呈現黑色花紋,
想來翌日會出蛹。
小心翼翼將小木櫈連膠盒放到書房的窗邊,
好讓羽化後可以由窗飛走,
並把門關上
避開貓們的耳目。



調了鬧鐘四時,只見蛹體透明了,
但仍未出蛹。
如是者看了三數次至六時許,
終見蝴蝶掛在蛹旁,
果然是達摩鳳蝶。
趕忙打開房間的窗戶,
好讓蝴蝶一飛沖天去,
沒想到一小時過去,兩小時過去,
及至十一時,蝴蝶只爬行了幾步,
竟然仍未飛走,
當下心想,莫非出了問題?
是否濕度過高或預見天氣不佳,有下雨可能?
但見窗外雖然陰暗,但相信不會下雨,
終於決定將小木櫈移至窗邊,
這下大移動,
達摩才肯飛起來,
在窗簾上勉力上爬,一下急跌,
終於成功飛出窗外,
一下子無影無蹤,
見達摩終於成功飛去,
當下舒了口氣!



為了看達摩出蛹,
整夜沒睡好,
原本要去參加七一遊行的,
最終還是要投降!
為了美麗的達摩鳳蝶!

*後記:
同日完成了人口普查問卷,
全卷最關鍵的問題是:
2011年6月30日凌晨3時在你家留宿的人
我很想寫上:達摩鳳蝶。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遷移失敗


5 月底把三條玉帶鳳蝶的幼蟲連柑樹遷移至坪洲
二條結蛹前出遊
不知所蹤
一條在膠盆邊倒吊
竟然還成功結蛹
蛹半吊在盆邊
其後終於掉下來
沒想到蛹的生命還在延續
如期變成黑色
半邊露出翅膀和白斑點
可惜連日大雨
發現時有半邊浸在水邊
將它放在蘭花的小石上
但這一回真的返魂乏術
在愉景灣移過來的玉帶鳳蝶
其他兩條有沒有在其他土地方成功結蛹
就不得而知了。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達摩鳳蝶

自從去年有玉帶鳳蝶來柑柑桔樹產卵
連續兩年都是玉帶的天下
最近搬家
搬到對出的坪洲去
把三條玉帶的蟲一併帶過去
由以往半自然的露台生境
轉到天台生活
三條蟲兩條在結蛹前散失
只餘老大在盆低結了個倒轉的蛹
最後還掉下來
連場大雨下
只見它繼續變黑
但未有出蛹

同時
發現另外四條蝴蝶幼蟲
當第一條變成終齡綠蟲時
驚覺原來不再是獨沽一味的玉帶天下
看來是達摩鳳蝶!
6月21日,其中一條跑到老遠的木椅上結蛹。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水母群



上星期(5月中)在大嶼山稔樹灣岸邊看見許多水母,在乘船往坪洲途中,沿路也見為數不少的水母在海中漂流,當中除了最常見、像一堆廁紙般的那種水母外,還有這種明顯有個傘形和觸鬚的,我第一次在海中看到這種水母。
對上一次看過水母群是十多廿年前乘船往塔門,途中就看到海中滿是水母。從前,說的是地鐵未開通,由觀塘到北角還得坐渡輪的年代,小輪泊岸時,總見零星水母在水中浮游,維港的兩岸日漸收窄,無風起浪;貫通兩岸的渡輪航線隨地鐵出現而消聲匿跡;維港的水母與渡輪,俱往矣!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