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鹿角蕨的故事

不知道鹿角蕨是否近年有一波熱潮,近日在宜蘭見到兩個頗盛大的鹿角蕨銷售點,
一個在縣政附近,就一個溫室外型的偌大場所,車行經過看見有相當多的鹿角蕨。
另一次在宜蘭靠近津梅路的中正路,一個明亮的店,門面是一片大玻璃,
內裡是上了板,長相和賣相都相當漂亮的鹿角蕨專門店。
 
近日正好要替種了近十年的鹿角蕨分株,一開四,連同第一株分株,
共有五個側芽衍生出來的植株。於是來記錄一下這棵由在宜蘭買回來的小苗,
十年後今天的狀況。
 
 第一次接觸鹿角蕨源於坪洲,時為2014年,前屋主住在同屋苑的對面幢頂樓,
同樣有個天台,也種了許多植物。好像是在要搬離坪洲前,
把一株鹿角蕨送了給我們。也就是貓吒雲端農場的第一株鹿角蕨。 
第一株鹿角蕨來的時候植株已頗大,來了我們家,在天台棚下長勢很不錯,
愈長愈圓潤,孢子葉也長得很勻稱,伸展有力!離開坪洲後,大抵由家人帶走,
最後蕨落誰家不得而知了。
 來台灣後,在宜蘭一家園藝植物店買了一盆鹿角蕨小苗,
才只有兩片小小的孢子葉。約兩三年後搬到淡水,不經不覺鹿角蕨已長大了,
而且也長出側芽來,把側芽分割下來,上板。
期間,曾經希望種一株不同品種的,在建國花市買了一個猴腦鹿角蕨,
可惜因為過濕加上蝸牛為患,本來長得還算可以的,但不久就漸漸枯死,
最後關頭本來還有點點生機的,還是捱不住了。第一次想擴展品種就失敗了!
 後來又由平地搬到海拔500米上,濕冷天氣看來對鹿角蕨也蠻適合,
可以說和紐西蘭差不多!!這期間營養葉長得不錯,
最離譜是將葉角的孢子誤以為生病給剪掉!
山下山上走一回,回到淡水,左右下方都長出側芽,有逼爆現象,不得不分拆了。
 由於蕨口眾多,將第一株分拆出來已有近五年紀的一板植株送給了來自香港的友人,
另外三株小的正在水苔中休養,看能否活得成,其中一個最大側芽一上板,
又成了一株好像似模似樣的大植株!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馬鞭草

春天路邊各色小花多的是,有白色的酢漿草花,
有不知名的各色紫或藍的小花,
有各種大小的菊科植物,每見長出或大或小的披毛種子球,
就去撥弄或吹它,讓種子隨風而舞,夠無聊的。
五月初,在溪邊草叢中發現這一枝鶴立雞群,長得特別高,
花朵也是小小的紫藍色,拍下來放大看,才發現是許多小花集結成一團的簇狀花序。
查了一下,應該是馬鞭草一類的,看來是一種叫凌亂馬鞭草!有這麼凌亂嗎?

凌亂馬鞭草

台北水苦蕒/阿拉伯婆婆納

琉璃繁縷


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麝香石斛2025

這兩株石斛大抵是在2020年買回來吧!?經歷了平地到五百米高的氣候變遷,夏天奇熱冬天絕冷,比平地低溫不只五百米高應降的三度那麼簡單,不少植物最後不是被凍死,反而是熱死、曬死,山上陽光之耀目赤熱,實在出乎意料以外,才五百米,有那麼接近太陽嗎?
找回照片來看,怎麼和當初比較,好像顏色淺了,花朵又小了,好像營養不良、身體虛弱!也許是缺乏照料之顧。


 

 

艾草與紫蘇

 剛過去的夏天熱死了!也許植物都覺得快熱死, 於是就開起花來,盡地一鋪?  艾草的花很茂盛,有如鋪了雪的枝葉!       紫蘇